有人又说了,本届金马奖的一时瑜亮张作骥和钟孟宏分享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也是搞平衡。我觉得这也是按金像奖的思路来要求金马,金像奖最佳影片和导演通常都归一个导演名下。但事情也有例外,不能因为本届金马两边平分就武断地判定搞平衡。
今年获金马奖的台湾本土作品,主要特色一是小成本制作,二是直面当下,三是浓郁的台湾本土特色。
本届的最佳影片《当爱来的时候》,制作成本对外宣称545万元人民币,事实上大约只有近2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虽然票房成绩目前不太可观,但想想看,这样的片子在内地几乎连进影院的可能都没有,更不用说获奖了。在我们投资动辄上亿、影片动辄穿越时光隧道跑到唐宋元明清的时候,看到台湾这些新秀导演直面现实、低成本、有诚意的作品,是不是该有所启发呢?
向好莱坞学习、做中国最优秀的商业片导演,成为当下内地不少导演的宏大志向。这个志向没有错,但是电影除了商业片以外,还应该有艺术的追求,不能只奔着票房。侯孝贤在上届金马奖就说过,华语电影要走向世界,首先就要做好自己,而不应该刻意模仿别人,世界电影界要看的也是你独特的东西。
我觉得这也许是金马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