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得不从河堤上走回去〉是朱文第一本诗集,内
有同题诗作乙篇,这首诗在整本诗集中如何定位?文本透发
出什么讯息?「放学后,吴强坚持游泳回家,/一出校门他
就脱光衣服跳下水去,/说下就真下了,〞噗通〞一声。/
起初游得还挺快,后来就不行了,/李兵只好在岸边蹲下来
等他」(节选)──这首直叙童年情事的诗朴实无华,满溢
人性的纯真、喜悦。「远远地,有位母亲叫着孩子的乳名,
那声音像是从河里发出来的,」──家,亲切热悉,依旧是
可以信靠的归宿,而吴强和童伴李兵的不须臾离也弹响了心
灵空间里的清音。有怀抱,可归位,是生活伦理的理想图式,
诗集中<蓝色的保温筒>、<给晨跑伙伴何建营>等皆是,
藉由日常生活的温馨片段凝冻透明结晶的岁月。素面相见的
人间──朱文渴念怀想的生存秩序。
时代迅变,当文化精神逐渐被拆卸一空,人与乡土的关
系解体,生活图式混乱了,生存区位倒错,生活伦理的违拗
和人际关系的焦虑遍野弥漫……。<白色的筷子>里家庭餐
饮的节奏持续,而气氛的不和谐隐藏着冲突的因子,<二月
十六日,越狱>进一步切开表面张力,「家」现在沉沦为牢
狱──「母亲停下来,整理额前的头发,/猛然破墙而出。
在同一时刻,//父亲在葡萄酒杯中喊着,用头撞破了/高脚
酒杯。反正谁都嗅出://有人越狱了,不是我,就是/其它
什么。」朱文以关怀反思的态度求索生活的本质及其变迁─
与生民合一──诗人的命运是承担这一份共业,将自己纳入
生存的动乱里与之浮沈,诚实地观睹、幽微地勾连,时代命
运的显影者。悲悯的视角、怀抱生活实存的语调使朱文的诗
篇呈现有机鲜活的存在感。正如同在<出了门你就在黑暗中
>所陈述,仅管路已漂走、方向消失,家仍是最后的堡垒─
「我们知道自己的罪过,……我们都感觉到上帝的仁慈的
界限,……出了门你就在黑暗中。」创造荒凉生存境域的并
非他者,而是我们;但重生的渴望并未绝灭,在<他们不是
我的孩子>一诗,叙述者蜕身为伦理的主格──父亲,责任
与愧疚交逼着诗人:一个公务员下班了,「他在菜场,闻到
了憧憬的气味。/一只透明的、孩子的手在未来/返过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