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专题]台湾文学

台湾当代诗的新版块——新世代风格特征与文化现象观察

收录:2011-11-6  作者:黄粱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246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台湾文学专题、或者黄粱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台湾当代诗在九○年代出始进入所谓「黑暗期」,意即作者群与

读者群急遽萎缩的局面,尤其是新世代(三十岁以下)作者缺席现象

显著。以一九九四年出版的四本诗刊作调查:《创世纪一○一期》、

《现代诗复刊二十二期》、《笠一八四》、《台湾诗学第九期》,最

富于创造动力的新世代在刊物中所占篇幅微乎其微,约略只达二十分

之一,平均都在十页以下。推测可能因素有二:文化环境的变衍和诗

刊社群性格的保守封闭。两个因素都可在同年十二月复刊的《四度空

间八辑》上得到印证。复刊的《四度空间》无论形式内涵皆不逊色,

但在消费主义洪流中转瞬间就灭顶;更足玩味的是整本诗刊的定位正

是「新世代」,年轻而秀异的文本事实并不或缺,只是极度的边缘化

而已。

有幸「黑暗期」并没有延续太久,一九九五年台湾当代诗重又进

入了「转型期」,各大诗刊不约而同都推出了新生代专辑,文学社区

的开放带出生机蓬勃的文本结构调节,也冲击到文化现象的转圜枢纽

:九五年秋《现代诗》推出「隐匿的新生代诗人」专辑。九五年冬、

九六年冬《双子星》推出「断代?台湾现代诗专辑??」。九五年冬

《台湾诗学》推出「白开水诗社诗作大展」。九六年春《新陆》推出

「当代校园诗专辑」。九六年夏《创世纪》推出「新的声音」专栏。

这个专栏从一○七期四页迅速扩增到一一一期的十三页,如果加上创

作栏中的新世代文本,新世代文本已经进占了它合理的篇幅──三分

之一(即新世代、中世代、前世代各据一方的理想版图)。《现代诗

》复刊二十九期更是空前地将新世代的位阶推上了高峰,形成了新世

代和中世代平分天下的局面,前世代完全隐退。这个现象也出现在《双子星》第五期的诗奖专辑上。时代的变转何其迅速!新世代作者群

的活跃虽不能确保文本历史的拓进,但至少诗坛文学社区的营造有望

步入常轨运转。年轻作者特有的清新血性与和络的时代气息,一方面

刺激着不同世代作者审美知觉的顽固壁垒;另一方面年轻文本与读者

群(基本上也以年轻人为主)之间的诗意交感直接而强烈,铺设了「

创造读者」的可能性,文学社区得以扩增规模,诗坛不致在「写诗的

比看诗的多」的恶性循环中自绝于广大的文化场域不得解脱。因此,

新世代身分位置的重要性必须重新确认,「新世代」的发掘与专辑制

台湾当代诗的新版块——新世代风格特征与文化现象观察 共有7页,您还有6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7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台湾当代诗的新版块——新世代风格特征与文化现象观察》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台湾当代诗的新版块——新世代风格特征与文化现象观察》点赞!
精彩图文
一位东方诗哲的幽灵——读《陶渊明的幽灵》
一位东方诗哲…
向着明亮和辽阔的那方
向着明亮和辽…
美籍华裔作家哈金:文学最高的成就是深入人心
美籍华裔作家…
托尔斯泰的火车站
托尔斯泰的火…
文章均得江山助
文章均得江山…
《老生》:使乡土的“肉身”更真实
《老生》:使…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