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文化综合

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

收录:2008-8-12  作者:朱立元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349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朱立元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内容提要】

文学理论当前的问题和危机主要在于,其与文学的新现实相疏离、相脱节,而缺乏前瞻性。文艺学克服危机、走出困境,不应推进文艺学研究的“文化研究转向”,而应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原则指导下,立足于经过百年特别是新时期以来逐步建构起来的现代文论新传统,不断借鉴吸收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与中国古代文论两大理论资源,在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逐渐结合过程中综合创新,从而使新世纪文艺学具备深厚的现实基础,并在动态建构中达到与文学现实和实践的相对平衡,进而使文艺学的学科建设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两年来,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及文艺学学科反思的讨论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学术热点之一。目前讨论还在进行,并逐渐走向深入。我们认为,这场讨论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讨论中涉及一系列有关文艺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真对待。本文拟就这场讨论本身以及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若干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我们认真拜读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论者的主要文章,特别是陶东风的一系列论文,感到获益匪浅。我们认为,他们的思考中有不少见解很重要,值得我们重视。

首先,他们敏锐地感受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入“全球化”语境,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转型,而向以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艺学提出挑战,要求其改弦更张,跟上时代的步伐。“日常生活审美化”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在他们看来,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传统的经典文学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现象,如广告、流行歌曲”等等;同时也由于电子媒质引起了传播革命,现代社会影像生产能力急剧膨胀,导致“实在与影像之间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社会以审美的方式呈现了出来”①,总之,导致了文学艺术与审美化的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泯灭,“当前的大众文化:影视文化、图像、传媒、网络文化等等的变化,使我们很难说这是文学,那不是文学”了,甚至“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了。②“日常生活审美化”论者的确看到了当代中国文艺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其中至少有两点是切中要害的:一是看到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带来文学边界的模糊;二是看到电子传媒的革命对当代文学的冲击。不过,他们由此得出日常生活已审美化的结论,我们则持不同意见③。

其次,根据文学现实的新变,他们认真反思了当前文艺学的现状,认为文艺学存在着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他们这一批学者,在文艺理论界是最早、最敏锐地感受到文艺学的现实危机的,并对这种危机作了严肃和有深度的反思。他们认为,由于当前文艺学的“主导范式”“囿于经典文学、坚守艺术自律立场已经严重阻碍文艺学及时关注与回应当下日新月异的文学/审美活动”④。因此,他们呼吁“当代文艺学研究不必固守原有的精英主义范围,而应该关注日常生活中新的审美现象”⑤。

这里,他们对文艺学存在危机或严重问题的判断我们是赞同的,但是,他们认为文艺学的危机是全局性的,乃至关乎学科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则令人难以苟同;而提出这种危机集中表现在其“主导范式”是“以艺术与审美的自律为支柱的”⑥,因而无法应对和解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这也大可商榷⑦。不过,他们指出现有的文艺学“囿于经典文学”、存在某种精英主义倾向,倒是不应该否认的,值得认真反思。我们的文艺学确实存在比较多的“向后看”现象,所举经典往往是古典的,现当代的新经典则相对忽视;对当代大众文化中的通俗文学更是比较轻视,有时还有意无意加以排斥。这样当然无法应对和说明通俗文学空前繁荣而高雅文学的空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的“严酷”局面。这个问题的确触及了当前文艺学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 共有12页,您还有1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点赞!
精彩图文
在今天,该怎么做一个读书人
在今天,该怎…
《红楼梦》伪善的贾府 黛玉的家产哪去了
《红楼梦》伪…
惊悚爱情片《诡爱》步步惊心尝试“诡爱”滋味
惊悚爱情片《…
亚当·斯密:“政治经济学的牛顿”
亚当·斯密…
剪不断,理还乱——从梁启超对中国文化两极评断说开去
剪不断,理还…
说说文化产业的战略问题
说说文化产业…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