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现代文学

试论孔子学院背后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收录:2011-1-16  作者:李倩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1002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李倩评论集  

(三)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明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大国崛起的形象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中国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是大国,所谓崛起,只是因为中国一度被压制下去,变得沉默了,而现在又要恢复常态,力争上游。但是,要保证让世界以不受到威胁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这种崛起,这要求我们发挥大国风范,就是不计前嫌。以报复心理和行为,去警告那些侵略者或攻击者,是弱小者的生存之道。中国泱泱大国根本不需旧怨重提,待客之道是“以德抱怨”。只有“以德抱怨”,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大国立威的关键是公平宽。正如汉堡孔子学院院长康易清所希望的那样,孔子学院能成为中德文化之间的桥梁,不仅传授中国文化,而且促进中德对话。他说:“文化传播不应是单行线,而是双行线。”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德方院长韩彼得也说:“中国人有权宣传自己的文化,如果人们只是味地介绍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不介绍中国的文化,那么中国的形象就会是扭曲的。”

四、结语

建立孔子学院不仅可以使中国立即获得国际声誉,还可以在其他国家的重要地区建立学院交流点,与当地建立良好关系。从长远来说,对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影响更是非常有益。孔子学院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是自身文化的一次发展成熟的过程,这种文化的自我成长是通过自身的发展和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而产生的。在这不断碰撞的过程中,通过自觉与不自觉的方式传播自己的文化并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在这种双向的文化传播中.产生社会的和谐: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有利于中国在推行政策时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更多理解和支持,最终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页次:3/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