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文化综合

阅读的轨迹——影响我的几本书

收录:2011-7-9  作者:孤云  来源:新浪读书论坛  点击:2975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孤云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由于身在外地,根本无法对自己的书柜进行一翻检视,更不必说去看那些影响我的书的出版社和出版日期;也许有的书名我早已忘记也未可知。但是,也只有深深藏于我脑海里的书才配得上是“影响”。那么就随着记忆的航向驶往我心灵的深处,去寻找影响我人生的文字和它的身影吧。

1:《我的皮肉生涯》,李敖著,工人出版社出版,阅读时间:1990年左右我是怀着惭愧的心理写下第一本书的。因为李敖现在已经太多人知道且我在五年前已经对他抱有批判和不屑的态度了。虽然我连书的名字都差点忘记,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是无法视而不见的疤痕。因为在我思想最容易被蛊惑的时候,它来到了我的身边。要知道那时候我才十几二十岁。我觉得这本署名老愚编的小册子应该是大陆最早介绍李敖其人其文的书。我是因为里面讲到柏杨才买下这书的。但看完之后我才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其所在的当权势力进行大加鞭挞的人并不止柏杨一人,而且柏杨也并非我所想象中一个文化斗士。李敖给我的影响首先在于他那煽动性的文字和那种特立独行的个性深深吸引了年少的我。何况我发现他的藏书十分丰富,正是作为一个现代读书人所向往的楷模(所谓“现代读书人”应必备的社会良知、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知识渊博、藏书丰厚等要素他都具备了)。我从这本书开始对台湾思想史和文化史产生了兴趣。这是后话,但这本小书功不可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李敖近乎崇拜的狂热,我竟然妄想着所谓的“读自己的书”,以至对即将面临的高考无动于衷,每日沉溺于课外读物。在高中时代我竟然自学完下面要讲到的两本书——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范文澜主编的部分《中国通史》。代价是高考的落榜。然而自费上了大学后,仍不死心地把自己创办的文学社起名《文星社》。直接出自是李敖60年代所主稿的文星报,可见中毒甚深。当然醒来也快,当时下很多人在谈论李敖的时候,我不禁嗤之于鼻。我是有资格这样的,我很早便将李的基本著作全部看完了,包括《独白下的传统》《传统下的独白》、《蒋介石研究》、《李敖自传和回忆》等,而且很多是港版书。

2:《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通史》

著者分别是唐弢、范文澜。出版社和出版日期忘记了。当别人在为了高考挑灯夜读的时候没,我也奔波于图书馆和学校之间。但我读的不是与高考有关的书籍。而是上面的这两本书。为什么要把这两本书写在一起,一则因为阅读的时间基本相近,二则除了李敖那本破书外,我的高中生涯印象最深也惟有这两套书了。我在读这两套书时留下的厚厚的读书笔记至今还在。时下关于重写现代文学史和中国通史的呼声很高,但我认为这两本书还是有其独特价值在的,至少对我来讲,它们在我蒙昧时期,告诉我现代文学和中国历史的基本史料,使我借着这扇窗得以进一步窥视中国文化的全貌。唐弢先生亲历现代文学发展的大部分过程,所以在相对封闭的历史条件下,他这本书基本上还是反映了现代文学的基本状况,并非现在所讲的“片面”和“主观”。至于范文澜,很多人把他称之为“御用文人”,这也是一种偏激的看法,虽然他在历史研究中生硬地套用了某些“主义”和“思想”,但我当时在阅读的时候还是不时的发现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睿智”和“个性”。时常为他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精彩而不乏幽默的结论拍案称绝。可惜他没有把这套书写完,不过从蔡美彪的“续貂”之作反而可以衬托出范文澜先生的大手笔。

于在对书籍如饥似渴的年龄里全面深入地读了两种好书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得以由现代文学史按图索骥地比较全面的阅读了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从而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并由于当时对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所谓“反动文人”的特别兴趣,开始注意到这些人离开大陆后的去向和创作。因此将现、当代文学和大陆、台湾文学发展整的连成一片,形成比较全面统一的文学史观。

阅读的轨迹——影响我的几本书 共有9页,您还有8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9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阅读的轨迹——影响我的几本书》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阅读的轨迹——影响我的几本书》点赞!
精彩图文
中国人当敬畏什么——由祭孔想到的
中国人当敬畏…
《少年人文读本》:有深度的对话
《少年人文读…
论老子“和谐”社会的思想
论老子“和谐…
给朱丽叶的信
给朱丽叶的信…
叶蓬:对京剧不知疲倦的爱(足音)
叶蓬:对京剧…
尚雯婕:做欧美乐坛标准的主流专辑
尚雯婕:做欧…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