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没有火,漆黑的夜晚将会永远没有光明和温暖。人的生存需要光明和温暖,革命更需要一种特别的激情和执着。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日本的东京创建了同盟会,制定目标和章程。革命的火种迅速蔓延,亚洲、欧洲、美洲到处都有闪烁的火光,正义的力量在一天天壮大,等待着那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
是的,历史就是这样厚爱着这位伟大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把艰巨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毫不保留的交付于他。从最初的倾向于改良到最后的投身于革命,从兴中会的组建到同盟会的成立,从开始的“乱臣贼子”到最终的“革命伟人”。在艰难的探索与抉择中,孙中山完成了历史的转身,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等待已久第一声枪声终于打响。革命军在枪声中前仆后继,用血和肉打开了历史的通道。终于,幼小的宣统皇帝宣布退位;终于,中国历史上最后封建王朝土崩瓦解;终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走向终结。
这是最初的枪声,那样的清脆,那样的果敢,那样的骄傲。
一百年已经过去,我仍在倾听这一声最初的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