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是一种改变现实的渐进力量,它时而激进时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现实是那些对世界有看法的人们共同予以改变的。
●批评应该是民意的一部分,哪怕只是“有限民意”!批评不应该只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寻找退路,如果它满足于这么做,终有一天会失去自己最后的那一点点小空间。
一
生活,不止是文学,正在被形形色色的批评所主宰,这怎么可能?人人都可以用言词介入生活的盛况开始出现,这怎么可能?丧失已久的异议表达权已经得到全面回收,这怎么可能?那些机器零件般的驯服工具,众口一词的胆小喉舌,还有向来习惯于盲从的群体,仍然是今天的大多数,但这一事实被七嘴八舌的表面文章遮饰在大幕背后。有人装作很天真很善意地相信,一个批评的自由时代来临了。
令人头疼的思想,它总是忍不住要说出真相。如果言论自由就是尽情表达吃喝玩乐的自由,而批评的责任,则是正确地指出那些吃喝玩乐之论不能承受现实之重,我还有什么话好说?你们希望大厨师、酒吧老板和游戏开发商和你们一样去空谈经国大事,或至少表表态,这个要求并不为过;正如你们一再提倡对穷人发发善心,要有同情与正义,但穷人也不能因此萌生偷盗之心,起码要热爱生命自强不息,没错!没错!这就是你们目前所享受的言论自由!批评自觉地逃离那些禁限,为了自身的安全也是为了保有说话的权利……三缄其口,绕道而行,迂回包抄,避免正面交锋……拓展言论的新边疆,避开不可触碰的“关键词”!必要时沉默!这样做没错,但你们不能因此就坦然地把“不得已”解释为“批评的自由”!批评并没有收回它天赋的表达权———多数声音,少数声音;正确意见,错误意见;异端思想,陈腐思想;专家观点,外行观点;虽都有部分表达,但远远不够。关于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已毋须赘言,批评对此局面在近期内的改观无能为力。它必须转移阵地,也许今日批评的活动范围不该在这里寻找。
外部生活,广义的外部生活疆域有多大有多远?不必在此流连,不要再迷恋拉锯战,让我们一起逃亡,我们陪不起!我们无处可逃,我们只能在此跳舞,这里就是陀罗斯……不充分的,带附加条件的,局部的自由对我们的批评是一种技术考验……主题半透明,隐喻化,象征,代数式修辞,迷宫图,春秋笔法,考古作风与掉书袋,请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一幅何等美妙斑斓的文化图景啊!
批评实际所拥有的自由程度由历史条件来决定,而历史条件又由掌握现实主导权的人们去影响。批评的充分自由不是一件可以孤立发生的政策事件,它是整个社会形态的发展状况、转向、进步、停滞或者倒退的组成部分。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不同状况,则取决于该社会各种力量之博弈结果。啊,这类“存在即是合理”的历史决定论我们并不陌生!从现在起就让我们一块儿参加“博弈”,我们不想消极等待。批评是一种改变现实的渐进力量,它时而激进时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现实是那些对世界有看法的人们共同予以改变的。
所谓批评表述风格的复杂化和过度修辞化,对一般公众来说完全丧失了意义。批评应该是民意的一部分,哪怕只是“有限民意”!批评不应该只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寻找退路,如果它满足于这么做,终有一天会失去自己最后的那一点点小空间。民意常常不幸地被误导,误导者也许出于善意,他们痛感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自以为有良知的批评家当仁不让地充当了善意的误导者,散布惩恶扬善的言论没有错,空谈除暴安良也没有错;但是批评家不是布道者,如果面对残酷现实只能重复“唯一的一句真理”,那么谁又不是从小被父母教导“要成为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