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一部生命之书——评散文集《藏地兵书》

收录:2010-11-24  作者:殷实  来源:文艺报  点击:1155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殷实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藏地兵书》是王宗仁对自己心中藏地的珍藏,是他融入了太多自己生命印记和体验的藏地之书。之所以要冠以“兵书”二字,大约是因为他的全部眷恋和情思,皆缘于他作为一个“兵”而起步的人生,以及和他发生过这样那样联系的其他一些形形色色“兵”的人生。这样的书写是狭义的,又是广义的。说狭义,是因为这里的“藏地”实际上只指青藏线,而连接汉藏两地的青藏之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贯通,之于漫长的汉藏关系史,其实是相当短暂的,而且“兵”也并非此路上仅有的行旅;说广义,则是因为王宗仁先生借助个人经历及独有的见识,扫描、放大了这条路上众多无名者的细节和样貌,这些感人至深的细节和样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堪与长河般的历史“身影”等量齐观的。

我之所以要强调这样一点,是因为相对于浩瀚的历史时空,相对于宏大历史叙事,其他一切具体的个人经历、鲜活的生命印记几乎都会被湮没,都会被淡忘。而文学恰好可以于“历史”书写的留白之处点缀涂抹,让我们的记忆除了框架还能看到一些血肉。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曾经有幸与王宗仁同走青藏路,并一同去过位于格尔木市郊的一处烈士陵园。当时见到的情形,正如王宗仁此书中所写的,“没有围墙,也无人管理,那些没有排列规则、大小不一的坟堆把墓地伸展得一年比一年扩大。当初立在各个坟前的木板碑绝大多数已经被岁月的风尘荡平,许多的烈士都成了无名的死者……”翻开《藏地兵书》,几乎篇篇都要写到一些普通的死者,大部分篇什亦没有忽略对坟墓的特别交代。士兵之墓,女军人之墓,军人妻子之墓,军人的孩子之墓……王宗仁起先是一个听故事者,后来,随着他在青藏线上超过了上百次的穿越,包括在沿线兵站的驻留采访,许多支离破碎的情节、有头无尾的事件、语焉不详的传闻,都渐渐被连缀补充,得到实证还原,他开始把这些一般人无从知晓来龙去脉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读或者是听。有的故事,一次没有讲完整,或者也曾经被他自己讹传,当他获取新的资料、证言后,又进行续讲、重新讲。从格尔木开始,南到拉萨,西至可可西里,北往敦煌,在这些早期主要是由汽车兵们用车轮子碾出来的物资运输线上,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和死亡有关。他们的故事,更多显现出的是命运的偶然、情感的执著,或者是心曲的独特等等:一个辞掉教员工作到温泉兵站陪伴丈夫至死的无名“大姐”;一对在江河源医疗站恋爱、结婚并且生子的军人夫妻胡明和叶萍;旧西藏贵族女子拉姆与解放军平叛部队班长李湘的传奇婚恋;更有一位叫宋姗的兵站女站长,其父34年前作为汽车兵倒在了青藏线上,当年幼的儿子被辗转捎来兵站时,在途中不幸染病离世,她把未成年的儿子葬在兵站附近,将昆仑山口附近的一处山坡认作是自家的祖坟地……读此书,读者不得不惊讶:差不多每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如今都在青藏线上清冷岑寂的墓穴中化作永恒了。

在一次又一次的往返中,除了继续倾听,除了校正自己的记忆,王宗仁也要尽量祭拜那些无人照看的坟茔,然后用笔墨平复内心的波澜,缓释自己对逝者的刻骨思念。事实上,这种作者与其描述对象之间异乎寻常的密切关系,是十分罕见的,王宗仁在意识中显然并未离开过青藏线多远,他总是把自己作为那里的一分子而不是一般的外来客、旁观者。他会在一年中的第一场落雪开始时,为藏北黑河兵站附近的一座无名女兵墓中亡灵“衣被”的薄厚揪心,因为他目睹了这个女兵的牺牲过程——从叛匪手中夺枪,又和几位战友亲自将这位女兵在路边掩埋,却始终打听不出这位女兵具体的籍贯、姓名,此事常常让他想得心痛。他的同乡战友于得江,在运输物资途中遭伏击而死,未能完成任务,没有受到任何赞扬,被匆匆葬于巴颜克拉山冰冷的怀抱,他为此47年无法忘怀……凡此种种,都不是一般记者、作家的浮泛“采写”可以胜任的。王宗仁在自己的写作中融入了太多的个人感情、个人经历,可以说,他已经不是在铭记别人的事迹了,而是在整理自己精神的蕴藏,在一点一滴完成自己的生命之书。但反过来看,这种真诚的、对记忆的不断修复,正是因为映照出了他人生命的弥足珍贵,才显示出书写的价值和必要。

一部生命之书——评散文集《藏地兵书》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一部生命之书——评散文集《藏地兵书》》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一部生命之书——评散文集《藏地兵书》》点赞!
精彩图文
里下河:一种文学样态的地理考察
里下河:一种…
哈佛也无非是这样
哈佛也无非是…
作家要背负精神重担——关于文学现状的三次发言
作家要背负精…
贾平凹的倔强与幽默
贾平凹的倔强…
阅读王锋
阅读王锋
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周有光:周全…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