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毛诗集《变奏》被认为是阿毛新世纪十年变化和求新的诗歌精品的集中展示,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中国新诗在新世纪十年中艺术发展的一个侧影。这是日前诗集《变奏》研讨会上大家的共识。
阿毛的诗歌在新世纪十年来有着不小的变化,她的创作体现出不断“变奏”的诗歌旋律,诗风变得更朴实、更稳健,内涵也更丰富和深峻。有评论家认为,《变奏》体现了阿毛求变的精神:由青春的激情高蹈,转化为中年的沉静坚实;由侧重向内心的掘进,转化为对外在世界的发现;由意象的旋转而繁复的构成,转化为意象的单纯宁静;由追求表达的奇崛新异,转化为风格的朴素与平实。诗人从意象繁复、节奏密集到单纯沉静的变奏,从个人清浅的吟唱,转向对生活内心的挖掘与描述,并走向对生活的直面与反思。阿毛在诗歌《发展史》中,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你不能认为路窄就不当它是路”,诗集《变奏》显示的正是阿毛不断走出女性和自我的狭小圈子,走向更阔大的生活与审美空间的过程。
在《变奏》中人们看到,阿毛的诗歌与生活的关系显得极为紧密和融洽,她对生活作了精彩的本真显影和艺术升华。评论家认为,阿毛的诗歌是生动鲜活的,体现出较为突出的当下性。同时,阿毛在诗歌中袒露了真性情、真感受,她的诗有着朴素的人本情怀,其作品流溢着情感深处的强烈诉求与现代生活经验粗砺磨擦的疼痛。她的诗平和而有力,从中可以看到她独到的思想以及对情感和社会生活的深刻认知。《变奏》中敞现着诗人的中年感受和对生活的更深的认识:一方面曲尽其妙地表达她对于爱和生活的丰富体验,另一方面关注现实,记录下自己对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困惑与思考。她的诗歌创作既与流行的“世俗化”风气区别了开来,也不同于某些“知识分子写作”的晦涩与不知所云。她因此在当代诗坛上显示了自己的独特追求。阿毛总是能用生活补给诗歌,用诗歌照亮生活,她的创作巧妙地实现了诗与生活的对接。在阿毛的诗歌中,我们几乎见不到生僻的语词,也见不到晦涩的意象,都是日常话语的排列与组合,但这些日常话语经诗人艺术处理后,又常常能于日常中蕴超常,于朴素中见深邃,透射出绵里藏针的艺术功效和震颤心灵的审美魅惑。作为当代女性诗人的代表之一,阿毛始终坚持着以诗歌建构一个富有独特精神气质的强大主体,这个主体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是生活的。
出生于江汉平原的诗人阿毛有着平原人的平和、朴实的性格,她的诗歌也一如她平原人的气质性格一样,不是以风狂雨暴的方式来震慑读者,而是在平凡之中幽幽散发美的光彩,于静悄之中不断引发人们的感动。评论家认为阿毛的诗有一种十分难能可贵的平凡之美,她的诗体现出一种用平常心来审美的诗歌精神。阿毛把生活的种种,都变成了诗行,万般情感都变成了她诗歌的源泉,虽然她近些年来的诗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一直未变的是爱,对生活之爱,对诗歌之爱,对万事万物之爱。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因而始终令人感到亲切和温暖。她的诗歌内容简单、精确,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非常纯粹、简单、真挚的魅力,有对人生、生命的独特感悟,这种感悟是刻骨铭心的。她的诗歌因而既轻巧灵动,又富有跳跃张力,给人强烈的震撼力量,让人常常在感动中失语,在一种虚幻中体味到生活的真实内涵。阿毛的诗歌既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美就在这平凡与不平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