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清明上海图——读《上海地王》

收录:2010-8-16  作者:张鹏  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523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张鹏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在葛红兵的新作 《上海地王》中,我们的感官被扑面而来的都市景观所俘获。高楼大厦、闪烁霓虹、车水马龙、股票期货、欧风美雨、异域风采、小资情调遍及小说的字里行间。

深入了这个城市的内里和骨髓,他赋予这个城市以性格和气质。仿佛大宋的著名宫廷画师张择端为汴河两岸的首善之区开封进行大手笔的精细描摹一样,葛红兵也为上海画像,带着个人的思考和选择,经纬交织、从宏观的大写意到微观的小特写。富有宏观透视历史脉络的史家眼光,空灵清冽的诗性文字,娓娓道来的叙事话语,极富人文色彩的温馨情怀,雅致舒徐的生活韵味,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厘定和观照,对天地大道和个人命运的悉心关注悟解,对历史典故和生活细节的熟稔,使得葛红兵的这部小说拥有了宏阔高远的视野和绵密妥帖的人生积淀。才华、性情、智慧三位一体,融会贯通,共同奠定了其不凡的文学品格。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和思考赋予葛红兵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全部转化为文字在文本中的纤毫毕现。

“一个不拥有土地的民族,它不会热爱自然,不会保护自然。大地在过度砍伐、放牧、开垦、采挖中塌陷;一个不拥有土地的民族,它不会真正热爱生命,它无需守护什么,带着一无所有的内心,它拥有的只是虚无和憎恨;谁能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拥有安全感呢?漂泊的人,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他的根须只能在空气中溃烂。 ”在这一点上,葛红兵的思考可以说是对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 “大地伦理”的正面回应。如今,天天栖居于几十层的高楼而无法接触地气的城市居民,恰恰需要恢复和弥补这种大地道德和大地伦理。像苇岸那样关怀“大地上的事情”,像海子那样“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流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我以为土地是解开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之真的最有效的钥匙,我以为所有的一切都将在对土地的种种方式的变化中开场,也将在未来我们对土地的重新审视中结束,城市和乡村因为土地会割裂,也会在土地中和解。 ”在大都市拥有一套房产,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许多人终其一生的辉煌梦想和奋斗目标。所以,葛红兵的观察视角是根本性的。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清明上海图——读《上海地王》》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清明上海图——读《上海地王》》点赞!
精彩图文
永不枯竭的故乡思维——评黄永玉长篇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
永不枯竭的故…
行者阿花
行者阿花
历史小说摒弃历史虚无
历史小说摒弃…
长篇小说《英雄地》读后
长篇小说《英…
思想的力量智慧的熏陶——评《思想的力量》
思想的力量智…
应该有一部前门史
应该有一部前…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