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中外艺术

人生若得胸中竹

收录:2010-6-30  作者:刘大为  来源:文艺报  点击:771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刘大为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廖红球君是位著名作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在文坛崭露头角。他以小说见长,后调进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任专业作家,随后创作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曾获国内诸多大小奖项。

知道红球是作家的人,不一定知道他还是个画家。其实,他作画的时间要早于写小说。1972年,他就有套色木刻《工余》代表广东赴京参加全国美展,随后,更多次有美术作品参加广东省美展以及一些地方性的展览。作文与作画,他一直都深爱着,而且经年累月笔耕不辍。作为肩负繁重行政工作的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在创作文学作品之余挥毫泼墨,并且能做到写作与画画双丰收,实属难得。他一手著文,一手写竹,多年下来,便有所收获,那竹便在他的笔下长得生动活泼了,刚劲挺拔了,内涵丰富了。

不久前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廖红球诗书画集》,便是对红球君的一种肯定。集子中录入他近年来所创作的广受好评的咏竹诗画及书法作品,并冠以诗书画集之名。我想,其中除了取义于中国传统文化对诗书画的界定之外,另个原因是收入这本集子的二百余幅作品中的题画诗均为他本人所作,其中一部分还刊发于像《诗刊》这样有影响的报刊杂志。在中国画里,历来讲究诗的意蕴,素有“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之说。

廖红球的诗书画,既有作家行文的流畅,又有画家泼墨的浓烈。他所作的墨竹,或遒劲、或豪放、或纤美、或苍拙,“一笔一墨皆写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施于笔,情动于人,在红球君那些十余米长的鸿篇巨幛中,春笋之破土,夏茎之挺拔,秋叶之茂盛,冬竿之傲雪,全都跃现纸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红球君所作的风竹、雨竹和雪竹,各具情趣又各有特色。在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时,一切自然之美,皆有画家“了然于胸”之造化。

我很欣赏红球君在后记中的“写竹”一说。写竹,对于他来说,再确切不过。画人画竹,文人写竹。画为形,写为意,画与写虽有不同,但这种以写代画的技巧,早就被中国文人开了先河。因此,中国所独有的文人画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正如一颗深海里的珍珠、一块大漠中的金子,那熠熠光彩,愈发夺目!

红球的书法作品虽不太多,但也可以看出,他对传统书法是下了苦功并达到相当高度的,显然,如果没有如此书法之功底,便写不出酣畅淋漓之墨竹。

“画是对诗的阐述,诗是对画的升华”。红球君在写竹时,先是有了直抒胸臆的欲望,而后才提笔泼墨。正如他在画中之题诗一样,力求达到“人生若得胸中竹,笔底烟云天地知”的境界。红球君是位作家,他有着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我很高兴地读到他写竹技巧的娴熟,并且还看到他从八大、石涛、板桥等传统中进行不懈地学习与追求,诗、书、画集于一身。我有理由相信,在艺术园地里继续勤奋耕耘的红球君,将来的收获将更令人期待。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人生若得胸中竹》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人生若得胸中竹》点赞!
精彩图文
国产片为何走不出去?先练好把式 再出去赚钱
国产片为何走…
齐秦偏袒出糗曝《直通春晚》硬伤
齐秦偏袒出糗…
《寒战》悬念港味有惊喜 解冻港产警匪片
《寒战》悬念…
新与旧的交接:上海美术馆完成历史使命
新与旧的交接…
《霍比特人1》高清时代难现《魔戒》辉煌
《霍比特人1…
近代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道是无形却有形
近代中国抽象…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