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专题]报告文学研究

再现丹霞景观的雄奇曼妙——读长篇报告文学《丹霞》

收录:2010-6-21  作者:张胜友  来源:文艺报  点击:76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报告文学研究专题、或者张胜友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长篇报告文学《丹霞》近日出版,这恐怕是国内、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全景式描绘丹霞地貌的报告文学,它被列入中国作家协会2008年度重点扶持作品。

作者马卡丹以生动的文学笔调,追溯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再现丹霞景观的雄奇曼妙,挖掘丹霞文化的丰厚内涵,展示丹霞研究的最新成果,瞭望丹霞申遗的美好前景,融文学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炉,读来趣味横生又启迪心智。某种意义上,填补了丹霞地貌领域长篇文学创作的空白,当然是值得期许的。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丹霞地貌并不陌生。这是在中国发现、由中国专家命名的一种特殊地貌类型,是一种著名的造景地貌。丹霞生而成风景:“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是她色调的绚丽;赤壁丹崖,万峰朝斗,是她形体的壮观;沟谷岩穴,奇险幽秀,是她身段的多姿;奇峰异石,拟人状物,是她变幻的神妙。她是美的使者、美的聚集、美的化身,而美是注定要与人类文明结缘的。丰富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书院文化、名人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系文化的遗存,就这样如影随形与丹霞连接在一起,使丹霞具有了一种国粹的品质。

当然,丹霞并不仅仅遗存于中国,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都发现了类似丹霞的红层地貌。但丹霞地貌最广泛的分布在中国,包含了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等各种类型,连雪域高原也有丹霞的身影。对丹霞地貌研究最早、最深入的也是中国,是中国学者最早注意到这种地貌的特殊性与普遍意义,是一代代中国学者锲而不舍的努力,让丹霞地貌研究领先于世界,为祖国争了光。在2009年5月召开的第一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上,14个国家154名地貌学专家共同签署的《丹霞宣言》就是明证:丹霞地貌展现了绝妙的景观、重要的美学价值以及巨大的旅游价值;丹霞地貌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自然遗产价值;中国丹霞值得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样一个令国人自豪的领域,无疑值得作家们以笔为旗,大书特书。

卡丹有幸生活在丹霞名山冠豸山麓,耳濡目染,对丹霞地貌景观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感情。从家乡的丹霞名山出发,多年来探访了中国东南、西南、西北三大丹霞地貌分布区众多丹霞名山,积累了丰厚的丹霞地貌相关资料,对中国学者的丹霞地貌研究成果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立志为丹霞地貌作传,为丹霞研究正名。报告文学《丹霞》就是他多年积累发而为文的成果,全面系统而力求准确,激情飞扬而内敛适度,可读性、科学性、知识性融为一体,让读者了解丹霞、热爱丹霞,是卡丹在作品中的追求。从全书来看,卡丹的追求是成功的。

近年耒,卡丹的散文和报告文学创作硕果累累。作为朋友,我为他取得的新成就而高兴,也希望他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再现丹霞景观的雄奇曼妙——读长篇报告文学《丹霞》》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再现丹霞景观的雄奇曼妙——读长篇报告文学《丹霞》》点赞!
精彩图文
新闻结束的地方,文学如何开始
新闻结束的地…
草木这颗精灵
草木这颗精灵…
文化:不原创,无收成
文化:不原创…
纪念《讲话》忆绍棠
纪念《讲话》…
“70后”新锐作家与“小城镇中国”
“70后”新…
在回望历史中检索个体的成长——读《历史盲肠》
在回望历史中…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