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开创文艺评论新风尚

收录:2014-11-3  作者:云德  来源:中国作家网  点击:207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云德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强调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这对于改善评论环境,转变评论颓势,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以说,新时期文艺评论对于文艺的拨乱反正,对于文艺新观念的吸收与探索,对于文艺创作生产的繁荣与进步,无疑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此应当充分肯定。伴随着报纸大幅度扩版和学术类刊物的渐次增加,特别是新媒体自媒体的风行,文艺评论的阵地不断增多,这本是批评的福音。然而,或缘于对日益繁杂的创作把握不力,或缘于不良世风浸淫,或缘于批评氛围的恶化,或缘于评论队伍的萎缩,真正有见解有说服力且能引起业界和社会争相议论的振聋发聩的力作反而日见其稀。对文艺评论不满的呼声由来已久。关于评论落后创作,关于批评缺席、批评失语、批评疲软、批评衰落的“批评”日益尖锐。人们厌倦了那些甜腻的、靠人情和红包打点过的评功摆好式的评论;厌倦了那些毫无色彩、人云亦云、温吞水般的读后感式的评论;厌倦了那些堆砌概念、不着边际且盛气凌人的术语式评论;厌倦了那些为了所谓课题或职称,先入为主、生拉硬套的项目式评论;厌倦了那些为了夺人眼球,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粗暴武断、上纲上线的漫骂式批评……这样的东西正日甚一日地蚕食着文艺评论的肌体,损害着文艺理论与批评的良好信誉。

集结力量,重振旗鼓,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开创批评新风尚,是贯彻文艺座谈会精神,推动文艺评论发展进步的当务之急。

这里首先要坚持美学的和历史的尺度,重塑切合中国文艺发展实际的文艺批评审美规范。美学的和历史的尺度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最重要原则,把文艺创作视为特定历史过程的必然产物,强调文艺与历史演进中的社会形态有密切关联,要求文艺批评既要按照“美的规律”加以美学的分析与评价,同时又对艺术进行历史的具体的社会学解读。从中国社会和文艺创作的实际出发,批评不能从个人好恶出发,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如果热衷于照抄照搬舶来的外国理论,生吞活剥地用外来理论规约中国丰富而独特的创作实践,以洋为尊、以洋为美、惟洋是从,中国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将受到侵蚀,本土文化的传承就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把批评商品化,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的市侩主义的哲学,批评就会沦为庸俗吹捧、阿谀奉承的工具。如果受资本绑架、市场左右、红包诱惑,把批评当作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结合的产物,那就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艺批评,批评的信誉必将大打折扣。

摒弃一切惟洋、惟市场的批评套路,决不意味着批评的固步自封。我们当然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广泛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借鉴外来文艺理论中一切有益的精华,同时把它们与中国古代文论、当代文论和当前文艺实际融会贯通,建构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具有强大涵盖面和包容性的批评体系,以此激发批评的活力,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正如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批评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作品质量和水平上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说真话、讲实理,努力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开创文艺评论新风尚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开创文艺评论新风尚》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开创文艺评论新风尚》点赞!
精彩图文
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随羡季先生
纪念我的老师…
接近一个真实的邵荃麟——写在《邵荃麟全集》出版之时
接近一个真实…
信仰 信念 信心——思念柯岩同志
信仰 信念 …
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未经反思的生…
露钞雪纂,可补三箧之无——从钱锺书《外文笔记》谈起
露钞雪纂,可…
书写明史的新方式——评《他们活在明朝》
书写明史的新…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