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一次关于中华民族的“护生”行动

收录:2014-10-24  作者:郭文斌  来源:中国作家网  点击:26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郭文斌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总觉得其旨不独在文艺,它是一次关于中华民族的“护生”行动,对于一棵五千年的老树来讲,护生的关键莫过于把根留住。

为此,文艺能做些什么?

答案应该是连根养根。而要连根养根,文艺无疑要回到“文道”,回到“大前提”。

先觉是先行的前提。习总书记强调,“作家艺术家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非常科学地道出了觉和行的关系。而要先觉,我们就要先把心安下来,就像一个湖面,只有风平浪静,才能映照星月。而要把心安下来,就要先“知止”,因为“知止才能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个“止”,正是传统所讲的内容。先觉的基础是传统。

常识是常态的前提。习总书记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如何才能保持这个永恒价值,答案仍然在传统里。传统文化是常态文化,也是常识文化。而常态来自对常识的尊重和遵守。一个人要走得远,不能总是改变方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保持五千年的生命力,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文化常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常态是保持人民性的最好方式,一个总是更换根的树,无法成为参天大树,如果说参天大树的花果是人民福利,这个福利来自文化之根的坚定,也即常态。习总书记讲,“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要想实现这个“始终”,只有心里永远有人民,而要心里永远有人民,就要把人民视为亲人。如何把人民视为亲人,我认为,传统文化里有答案。

人品是作品的前提。习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细细品味这段话,有着非常强烈的逻辑关系。“三养”最终要落在“修”字上,也就是“行”字上,否则无法完成真正的“养”。再看如何赢得人民的喜爱和欢迎。首先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生产出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习总书记讲,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就要求作家艺术家首先有信仰,有崇高的追求。

公益是效益的前提。习总书记提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这就强调了“首先”和“统一”的次第。试想,有再多的钱,能买回来全部的人心吗?事实上,“蓝天上的阳光”和“春季里的清风”,是不愁没有市场的。

传统是传承的前提。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一方面出题,“要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一方面给出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作家艺术家“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感恩是感动的前提。习总书记讲:“各级党委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因此,心存感恩,回报社会,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否则,良心难安。

习总书记的讲话精彩点很多,精神可以概括为方向性、人民性、崇高性、倡导性、常态性、传统性。事实上,在我看来,精华就是传统性。

习总书记的话里有“归意”,因为我就是这么“归来”的:

一次关于中华民族的“护生”行动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一次关于中华民族的“护生”行动》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一次关于中华民族的“护生”行动》点赞!
精彩图文
历史小说摒弃历史虚无
历史小说摒弃…
长篇小说《英雄地》读后
长篇小说《英…
思想的力量智慧的熏陶——评《思想的力量》
思想的力量智…
应该有一部前门史
应该有一部前…
中国当代文学中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
中国当代文学…
从泣血之作说起
从泣血之作说…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