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探访心灵故乡的诗意旅程——读艾小柯《流浪者的乡愁》

收录:2014-9-10  作者:夏爱华  来源:西安日报  点击:186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夏爱华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初春的阳光下,捧读艾小柯的这本书,心灵仿佛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向远方。那远方,就是作者笔下所描绘的精彩世界。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而是作者于人生旅途中且歌且吟,边走边想的思想结晶。这本书,文笔简洁而诗意。同时,自始至终,一直带着一缕淡淡的愁思。乡愁萦心,让作者对每个所到之处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关于故乡,关于人生的意义,关于生命的价值所在。

作者经历独特,又擅长思考。因此,这本书,才得以从容诞生。作者从中国北方的一座小城来到美国,又在澳大利亚留学并旅居多年。她用一双细致的慧眼、一颗纯真的心灵,认真地观察着异国的大千世界,探索异乡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气质。她曾长时间生活的两个城市——新奥尔良和旧金山,是独具特色的美国文化重镇。之后搬去澳大利亚,又对悉尼和墨尔本有了深入的了解。她不作走马观花式的猎奇记录,而是在认识这些城市的过程中坚定地成长,在缓慢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摸索人与空间的关系,在异乡与故乡之间冷静地思考人生。她在文字的丛林里寻根溯源,从异乡的角度反思流浪,寻找心灵的栖息地。因此,这本书不仅是作者的心灵之旅,也是一场源自异乡而终于走向故乡的文化之旅。

在作者眼中,所到之处,每座城市都自有特色:“新奥尔良是口齿不清的黑人老爹,一生苦难都刻进脸上纹路,却在前廊上笑眯眯地晒太阳、喝口老酒,听咿咿呀呀的爵士乐。旧金山是激进而多元的理想主义文艺青年,悉尼呢,是位美丽的金发美女,气质却流于肤浅,然而终归是简单可爱的,连物欲都给人以清洁感。墨尔本像个孩子,正在不断变化中,成长中,像首短诗。”而她久居的新奥尔良,则写得尤为细致。四季气候、饮食、包括音乐,都描绘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作者将自己的身心整个融会其间,在悉心观赏风景之余,深刻地感受到城市脉博的跳动,以沉静而温婉的笔触,将所见所思一一娓娓道来,真挚自然,亲切温情,这也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在思考中行进,在行进中追寻心灵的归属感,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人在异乡,时光流淌,故乡的脸也在改变。归去,寻得的也许只是别人的故乡。我们奋力想看清楚这世界里更多的风景,解开更多的谜题,我们想通过景色的不断变换来对抗孤独,然而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落败。可一个又一个的人,一代又一代的人,还是不断地去尝试,去流浪,用脚步去一次次验证生命的价值。原来这就是橄榄树的疼痛感啊,与喜悦并行的生长的疼痛。正是因为这样的疼痛与喜悦,人们才会终于走到一起,去爱,去寻找,去流浪。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疼痛与喜悦,我们才会创作,会歌唱,会流泪。在追寻真与美的过程里,我们永远都在路上。”原来,作为出生地的故乡极易寻找,因为它就在那里,时刻等待游子归来。而一个人心灵的故乡,却不易寻找。但我们一定要找到这个地方,用以安放自己疲惫的灵魂。心灵的故乡,是支撑每个人精神大厦的基石。心灵的故乡,花朵芬芳,纯净可爱。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探访心灵故乡的诗意旅程——读艾小柯《流浪者的乡愁》》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探访心灵故乡的诗意旅程——读艾小柯《流浪者的乡愁》》点赞!
精彩图文
信仰 信念 信心——思念柯岩同志
信仰 信念 …
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未经反思的生…
露钞雪纂,可补三箧之无——从钱锺书《外文笔记》谈起
露钞雪纂,可…
书写明史的新方式——评《他们活在明朝》
书写明史的新…
以树为友 叩问生命——读《林间笔记》
以树为友 叩…
中国现代诗歌面面观
中国现代诗歌…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