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外国文学

西方文论的对话式研究

收录:2010-6-4  作者:李世涛  来源:中华读书报  点击:1688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李世涛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2007、2009年,北京三联书店分别推出赵一凡的《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和《西方文论讲稿续编:从卢卡奇到赛义德》,两部著作封面均有Lectures on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它们主要讲述20世纪西方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ies),或钱锺书先生所说的“新学”。所谓新学,早已突破文艺理论,成为20世纪欧美思想的别称,尤与哲学、语言学、社会学联系甚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作者的另一说法:他写的是一部20世纪西方思想断代史。

分明线索

《讲稿》线索分明、重点突出,以现象学、结构5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的生成发展为主线,绘就一幅20世纪批评理论的宏大画卷。

20世纪西方社会动荡,催发了此起彼伏的社会文化思潮,以及各种新式批评理论。在这个称之为“批评的世纪”里,自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开始,相继涌现出精神分析、现象学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各种批评流派,形成了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生动气象。同时,这也构成了各路批评理论佶屈聱牙、头绪纷乱、令人难以驾驭的一种治理困境。

面对如此繁杂的思潮与方法,西方学者连连哀叹文论之难,早已脱离文学轨道,更遑论国人为之叫苦不迭了!与国内文论教科书的流行模式相异,《讲稿》知难而进,开拓出一派新格局。

首先,它以三大文论思潮的起承转合为中心,步步为营、环环相扣,逐步向其他流派理论推进。再者,它依次交待重要理论家的个案、争议与评价,缓缓展现20世纪西方思想史的宏大景观,由此达到对西方学术生态的整体把握。不仅如此,《讲稿》特别关注三大文论思潮之间的相生相克、共生共荣,包括它们的相互诘难、分歧、交叉与融合。如此生动安排,不但使人知其变化,还使人知其如何变化。 巧于贯通

《讲稿》以“打通”之法,克服文论难题。钱锺书先生说:“人文学科彼此系连,交互映发,不但跨越国界,连接时代,而且贯穿不同学科。”他的“打通”又细分为三个层面,即打通中西、打通古今、打通人文各学科。唯其如此,才可避免误读误解,才能避免一叶障目,才能得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真面目。

第二编《后结构传奇》,就深得此法之妙。我们知道,结构主义的产生,首先受到索绪尔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的刺激。随后,它从布拉格学派、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受惠颇多。但从思想谱系看,它离不开弗洛伊德、存在主义、西方人类学的频繁互动。而五月风暴、泰凯尔集团、巴黎高师,则是促使它从结构走向后结构的社会背景。为了紧扣结构主义发展脉络,讲清它的知识谱系、发展逻辑、转折原因,作者必须考虑研究对象的跨学科性,大胆运用综合方法,实行交叉分析。正是在此关键点上,“打通”方法彰显了神奇之功。

一方面,作者有意拆解了文艺、语言、哲学、心理学的学科樊篱,灵活穿梭于诸学科之间,调动利用它们的丰富资源。另一方面,为展示结构主义思想的多样化,作者不惜调兵遣将,几路并进,分别将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克里斯蒂娃、拉康、德里达等人,一一列出专章讲评,并展示他们千姿百态的结构与解构策略。

如此处理,不仅让我们知晓结构主义的演变内因,从而领略思想长河的波澜起伏,而且,由于作者不断揭示结构主义与现象学、形而上传统间的交错关系,我们从中也能反复感受到求知的乐趣。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编涉足的领域繁多,但它仍然立足于思想史,尤以哲学、心理学为主,这与作者打通“新学”的旨趣相吻合。 强调对话

西方文论的对话式研究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西方文论的对话式研究》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西方文论的对话式研究》点赞!
精彩图文
加缪写的也是我们
加缪写的也是…
托马斯·品钦:熵的世界观
托马斯·品…
《喧哗与骚动》的时空观
《喧哗与骚动…
“你必须精通重的和善的”
“你必须精通…
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诗歌气质
波兰女诗人辛…
“奥斯维辛”之后的《死亡赋格》
“奥斯维辛”…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