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古代文学

考察文化特质,总揽金词全局

收录:2010-6-1  作者:郑永晓  来源:中华读书报  点击:1074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郑永晓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金代词的创作并没有因女真人的南下而停滞,相反却有着不同于宋词的新发展。《金代词人群体研究》一改文学史、词史的传统做法,选择了“词人群体”这一新研究角度,填补了某些学术空白。

近年来,辽金文学异军突起,一跃而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热门学科,不仅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数量众多,而且还接连出版了一批很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如张晶《辽金诗史》、周惠泉《金代文学论》、詹杭伦《金代文学史》、胡传志《金代文学研究》以及李正民《元好问研究论略》、狄宝心《元好问年谱新编》、王庆生《金代文学家年谱》等等不下数十种。这些论著无论是在资料考据、文献整理,还是在理论构建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词体文学的角度来看,研究成果也颇为可观。如:黄兆汉《金元词史》、赵维江《金元词论稿》、陶然《金元词通论》、刘锋焘《金代前期词研究》等均为本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创获。不过系统、完整地研究论述金词的著作尚不多见,李艺所著《金代词人群体研究》一书在一定意义上堪称填补这一空白之作。该书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宋金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时期。金虽以武力据中原,但从词体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词的创作并没有因女真人的南下而停滞,相反却有着不同于宋词的新发展。自唐圭璋先生《全金元词》于上世纪70年代末出版以来,长期沉寂的金词研究逐渐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渐成热门,但大多仍是按时代先后对作家进行顺序排列,难以给人以宏观的整体性把握。李艺《金代词人群体研究》一书改变了过去的大多数文学史、词史按时代先后排列和介绍作家作品的做法,选择了“词人群体”研究的角度,结合金代的时代风会、审美趋尚、文人聚合及文人心态等等因素,变作家个体研究为流派和群体的研究,从而基本把握住了金词发展的全貌,使金词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其文化特质呈现出来。

该书在具说服力的历史背景下将金代词人划分为五个词人群体,指出:金初吴蔡词人群体主要是金“借才异代”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心态之文人聚合的结果;国朝群体是金自己培养起来的词人,词的面貌已产生质的变化;而元好问虽在南渡时期已步入文坛,但在金亡前后又为实际上的文坛祭酒数十年,因划归金遗民词人群体;在金中、后期另有全真道词人群体,以通俗词的创作独树一帜,其面貌与其他群体皆有不同等等。如此这般宏观地把握金词发展的全貌,描述出那一百多年间词体文学在“北朝”(金朝)这样一个特定地域、特定文化环境中的发展演变,较清晰地反映出金词发展的基本脉络,读后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关于金词的文化特质,该书结合不同的词人群体分别指出:金初吴蔡词人群体是由吴激的悲婉哀怨、萧闲的清刚豪爽以及完颜亮、邓千江的雄豪词风共同组成,这与北宋词和相同时代的南宋词均不相同。而金代中期的国朝词人群体,则由于社会安定,享乐之风渐兴,绮艳婉媚之词风又重新回潮,与同时的南宋词又有一定的相类似之处。南渡词人群体,多有忧怀国事、重振国威思想,书中指出此时期金词独特的高亢、刚烈、俊爽美学风格已经形成,并上溯金初完颜亮、邓千江其实已开“刚方亢爽”之先声。关于金末遗民词人群体,作者指出,金遗民词具有一种自树其骨的美学风格,金比南宋虽然早四十多年而亡,但从心态上来看,其“刚方亢爽”之气丝毫未减,因此金末遗民词人群体的这种风格的确非常独特,本书对此问题的探讨也颇有建树。对于目前仍不多见的对全真道词人群体的研究,该书能够自立骨架,系统、全方位地探讨其文化特质,指出全真道词人群体在词的通俗化和回归民间方面做出了有效的尝试,他们的很多作品可以归在民间词的范畴,因此在词史、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等等。上述观点都是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考察文化特质,总揽金词全局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考察文化特质,总揽金词全局》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考察文化特质,总揽金词全局》点赞!
精彩图文
宋词疑义二考
宋词疑义二考…
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
论“丑”和“…
明清宗族演剧活动特征简论
明清宗族演剧…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
明清时期通俗…
钱谦益与吴中诗学传统
钱谦益与吴中…
《庄子》注译与我的体会
《庄子》注译…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