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战事自四千年前开始——读朱增泉《战争史笔记》

收录:2010-5-31  作者:殷实  来源:解放军报  点击:1156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殷实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读朱增泉的多卷本著作《战争史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那就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差不多也就是一部连续不断的战争史!文明史,当然还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精神和物质遗存,但剔除其他已被累世书写的存亡兴废、朝代沿革、人物本纪和艺术奇观之类,独以战争史穿线的“中国史”写作并不多见。在如同电影般一幕幕连续放映的“战争场景”中,我惊异于作者著此“笔记”过程中可观的阅读量,感叹其对文献、史料的快刀斩乱麻式的取舍,也留心他点到为止的史识与心得,庆幸读者又有了这样一部巨细靡遗的战争历史“工具书”。

中国向有军事传统,也有原始的军事思想、兵制兵法之类,更不乏战争与政治关系的复杂纠葛。不过在书中,作者绕开了那些容易陷入辨析漩涡的评议性话题,也没有陷入繁琐的引经据典和资料考证,只是专注于对战争规模、进程和样式的考察,间或也对酿成战事的前因后果,或者是某些重要的军事人物略作交代,总体看来,就是在中国“大历史”时空走廊中,专辟出了一条中国战争史线索。从阅读接受的方面来看,这部“笔记”则是以文笔的通俗晓畅、事件的脉络清晰和材料的精准简要取胜,脱去了专业学术类史著的吓人冠冕。这样的一部“笔记”会让读者看到什么?从传说中的炎黄之战一口气读至终结唐代历史的最后战争——黄巢起义(第一、二部),印象强烈者莫过于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显影了古代历次战争的残暴和恐怖本质。《战争史笔记》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战事的频仍与酷烈是中国早期历史进程中的基本现实。人们一般理解,战争即生存斗争,任何生命、种族之间都会因生存竞争而相互残杀,但“自然”意义上的争斗似乎都是有限的,适可而止的,达到目的就会结束,唯有人类之间的战争,因多了种族、部落、家、国、荣誉、尊严等等因素而更显屠戮的赤裸,也更具破坏性,并且往往规模巨大。无论原初全员上阵式的部落仇杀,还是后来阶级社会中职业军队的阵仗对决。尽管历代的史籍写作者有倾向性的褒扬与粉饰,我们还是会发现,那一场接一场的战争,很多都是和人类自私、贪婪、狂妄乃至嗜血这些古老的本质分不开的。

其次,读《战争史笔记》,可明显看出作者对历史上中国统一战争的重视。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相对强大的王朝,但这两个王朝的崛起都与作为其前奏的秦、隋两个开拓性的朝代相关。汉承秦制,唐承隋制,所以发生在秦代和隋代的一系列战争,均是后来汉唐两个朝代相对统一强盛的铺垫。朱增泉在这一点上充分发挥诗人式的率性任真,而非学者式的教条与禁锢刻板,在第二部中开宗明义告诉读者:“三国战争是一次分裂战争,他把古代中国拖进了将近四百年的大分裂、大混战之中”,却明确指出,秦、隋时期,乃延续至汉唐时代诸多边疆战争,都有其必要性与积极意义,也显现出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分裂、割据、叛乱、相互间征伐不休的诸侯小国的存在,很可能是导致战事连绵、祸患不断的主要原因,所以,有一个相对强势的政权来统一中国,不啻是维持较长久的社会安定繁荣的保证。

如此看来,发生在秦代和隋代的战争,都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也因为汉唐两个朝代的出现显得非常必要。这些战争为一个相对统一、强盛的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朱增泉还就一些史论中称这些战争属“对外侵略”的迂腐说法进行了有力驳斥。他的看法是:“两千多年来,凡是军事上保持高度集中统一的时期,都是国家统一而强大的时期。凡是军事上涣散而混乱的时期,都是导致国家破碎分裂>

战事自四千年前开始——读朱增泉《战争史笔记》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战事自四千年前开始——读朱增泉《战争史笔记》》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战事自四千年前开始——读朱增泉《战争史笔记》》点赞!
精彩图文
致敬曼德拉
致敬曼德拉
兵营风俗及“成长路线图”
兵营风俗及“…
草色遥看近却无——读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草色遥看近却…
李佩甫:黑暗王国的揭秘者
李佩甫:黑暗…
《黄雀记》,被缚的宿命
《黄雀记》,…
马年品读马文化——推荐与“马”相关的书籍
马年品读马文…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