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邬达克同时代》王唯铭著施培琦摄影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个全民怀旧的时代,当人们对当下爆炸式的信息产生了厌倦之后,怀旧就成了一件既时尚又可逃避现实的消费品了,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古城修复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曾为上海设计了63幢风格各异的建筑的匈牙利著名建筑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被岁月封存了半个世纪后,他的名字会如同张爱玲一般重回人们的视野,他再度的亮相,惊艳了上海,成为这座城市当仁不让的怀旧巨星。
邬达克的上海之行始于1918年11月,非建筑专业出生的他凭借天生的美学修养,独树一帜地将西方的设计理念和东方婉约的风情融为一体,在上海的不同地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风格多样的建筑作品,其中由他设计的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在很多年里成为难以超越的坐标。
近一个世纪后,上海出生的作家王唯铭怀着对邬达克的景仰,历时数年,亲临邬达克留下的那些被喻为让石头也焕发出诗意的建筑,触摸半个多世纪前邬达克留下的体温,感受那个时代的心跳,采访了许多邬达克在上海的充满传奇色彩的事例,完成了《与邬达克同时代》一书。为了让书稿的内容更有历史价值,他日日夜夜地泡在图书馆里,为每一行文字求证所有史料。
《与邬达克同时代》 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而是一部充满灵性、穿越时空的书。王唯铭无疑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他的每一段文字,都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如行云流水般地游走在历史和当下之间,还原了一段段历史,使每一个故事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这些故事不仅还原了上海在建筑上的第一次黄金岁月和锦绣年华,还使得它的城市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为了能更好地表现邬达克的一生,作者亦撰写了与他同时代的东西方建筑设计师在上海留下的种种建筑及中国民族建筑设计师这一群体,让作品在比照中更具感染力和艺术的张力。从书中我们看到,邬达克色彩斑斓的上海之行,为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建筑大师贝聿铭说过:好的建筑是有生命的,虽然它是凝固的,可它却蕴含着最为丰富的人文思想,能在时代的大海里自由呼吸并生生不息。邬达克的建筑就是这样能够呼吸的建筑,它的存在,让我们记住了历史,记住了我们曾经有过的辉煌,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为上海多了一个怀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