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声惊雷,余华出新作了。这是了不得的大事。假如你从80年代开始就一直等候世界杯的归来,等候绝地骑士的归来,等待蝙蝠侠的归来,乃至等待戈多的归来,也许你也能明白余华的归来的意义。某些间歇性的事件的周而复始,基本上就是这个世界还存在的某种象征。至于等来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许并不那么重要。
不能忍了,正好碰上亚马逊kindle阅读器的国行上市,我把kindle上的第一次购买献给了余华,这是我个人的致敬方式,够隆重了。
第一天,第一段,“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很好,余华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展开叙事,快到让读者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这次也不例外。他的招牌标志是用平淡的句子讲一些不那么平淡的事情,这次也不例外。“我”,杨飞,一位方死未生的鬼魂,在半明半暗的晨昏之际,走过浓雾(我们天天呼吸的雾霾?),走向殡仪馆……我预感到一切都将如期待的那样,逐渐进入一个介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余氏空间。
殡仪馆里挤满了死者,他们被分成各种等级,享受着塑料椅或沙发、普通室或贵宾室、国产炉或进口炉的不同待遇。这时,在kindle左下角显示的位置#146,或全书进程百分之七的地方(对不起,kindle不显示页码,只有这种奇怪的阅读进度标志),我读到了一个句子,遭遇了阅读生涯中前所未有的一个体验:“豪华贵宾室镇住了沙发贵宾区,金钱在权力面前自惭形秽。”
这个句子很精妙吗?啊不,这个句子很糟糕,好像是从某个有点爱卖弄的新闻记者笔下不小心流出来的。如果高考语文要学生给殡仪馆场景分析中心思想的话,这个句子可以成为标准答案。但是我的眼睛分明看到了奇怪的东西:在我的kindle上,这个句子下面划了线,旁边还有一行小字:“59个标注”。
啊,我终于碰上了传说中的kindle“公共标注”功能。就是说,如果有足够多的读者对kindle书中的某段话因为欣赏而加了标注的话,那么其他读者也能在他们的kindle看到这个标注。显然,到目前为止有59个读者对这段话击节称赏。这是一个读者们摇身一变,集体升级成金圣叹的小时代。我毫不怀疑,将来的“标注”旁边还会有一个按钮,摁一下就可以转发到微博、微信、人人、豆瓣……但是我也忍不住想,如果遇到鸡汤类书怎么办,从头到尾全是下划线怎么办?
还好《第七天》里的公共标注不算太多,总共只有10处,不会过分干扰阅读的心情。鬼魂因为没有墓地和骨灰盒,离开了殡仪馆,继续在都市里游荡。他看到了一些好像直接从微博里粘贴出来的拆迁场景,他走进一家饭店,电视里正在播放着新闻。一个男子对他说:“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这是本书的第二个公共标注,有28个读者对此表示了兴趣。
第二天是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这是一场公司写字楼里的爱情,我不记得余华写过这种类型的爱情。不仅如此,在这里他的文笔都让人认不出来了,变得有点木子美,有点安妮宝贝,可能还有点何其芳。比如这句:“我在情感上的愚钝就像是门窗紧闭的屋子,虽然爱情的脚步在屋前走过去又走过来,我也听到了,可是我觉得那是路过的脚步,那是走向别人的脚步。直到有一天,这个脚步停留在这里,然后门铃响了。”这是本书的第三个公共标注,有42个读者被它吸引了。这桩爱情当然很老套,早已被网络写手写烂。但是其中确实有一个场景打动了我,而且我相信那是几十个网络写手叠在一起也写不出来的。对此我不想剧透。顺便声明一下:本文中凡是剧透的那些东西,都是剧透了也没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