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文化综合

市场冲击下的文学之路

收录:2008-3-2  作者:张胜友  来源:人民政协网  点击:3458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张胜友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市场冲击下的文学之路关键词:文学、观念、市场冲击、现实、职业化

命 题:文学、市场,一对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共同体。市场的介入使文学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也同时引发了文学边缘化、低俗化等诸多问题。在市场环境下,在变革中的文化体制下,文学应以怎样的面目求发展,求繁荣?文学与市场,怎样达到双赢?

路 径:坚持社会效益第一,适应市场变化,从作家到出版社等各环节,出文学精品,出顺应时代的大作品。

讨论文学与市场的关系,必须置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现在世界上80%的人口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这就是时代潮流,中国正是顺应了这个时代潮流,才可能在经济上如此高速发展。当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必然要影响到上层建筑,必然要影响到意识形态,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文化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以前我们习惯于将文化当做一种宣传工具,甚至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实际上文化也是一种产业,是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朝阳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困难、更复杂,它包括宣传、新闻、文学,还有出版,这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我主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与体验,谈一谈在市场冲击下,文学应该怎样改变,应该走上怎样的发展道路。

市场环境里的文学态势

■提示:文学边缘化、低俗和私人化写作、文学是否在自娱自乐?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历着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文学的位置在哪里?我们应有怎样的文学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文化体制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将逐步分开并区别管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之外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就是文化企业,首先要养活自己,要赚钱。这就有一个问题,文学到底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还是经营性产业单位,至今还不太明确。我们很直接地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过这个问题,如果进不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就是经营性的文化企业,这就非常严峻了:市场对文学的冲击,究竟有多大呢?

我说一组数字:全国期刊9000多家,文学类期刊约占10%,这八九百家文学期刊中,能勉强生存的占不到10%,90%以上的文学期刊陷入生存危机或者经营困境。说不好听,有时还到处向企业化缘……市场对文学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这里有很复杂的社会原因。

很早以前我提过一个观点,文学界很多朋友不赞成我这个观点,主要是问题提得很残酷。我说(传统的)文学实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为什么呢?我们放眼西方,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世界,文学的生存一样是很艰难的,许多文学期刊基本上是靠大财团养的,或是传媒财团,或者是影视财团,或有大的企业家来资助,政府或许有少量拨款,但数量极有限。

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传统)文学这一块反而变得非常艰难。我没做过专门研究,仅仅请大家去思考这个问题:当我们进入工业社会和高科技社会,甚至是信息化社会,文学的位置在哪里?

市场冲击下的文学之路 共有5页,您还有4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5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市场冲击下的文学之路》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市场冲击下的文学之路》点赞!
精彩图文
无耻的剽窃 无端的傲慢——关于重庆出版集团和重庆出版社出版物的剽窃抄袭事件
无耻的剽窃 …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一)
金融危机背景…
农民春晚,谁与争锋
农民春晚,谁…
重新修葺莫言旧居是大难临头
重新修葺莫言…
永远的肖邦
永远的肖邦
学会敬畏经典
学会敬畏经典…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