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要引述赵世瑜教授主编的《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中对“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关系的辨析:这里的所谓“小历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性的、地方性的历史;也是那些“常态的”历史,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喜怒哀乐的历史。社会惯制的历史。这里的所谓大历史,就是那些全局性的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等等……以往我们的传统史学对大历史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问题出在人们用某种绝对化的,单一化的宏大叙事模式去研究这些问题,抽去了这个“大历史”的生活基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生活基础还给“大历史”,这个生活基础就是我们所谓的“小历史”。以此而言,阿成孜孜不倦地建构的“小历史”,正是从文学的角度对于“区域社会史”的鲜活描述,对于哈尔滨城市品格的深度塑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