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中外艺术[专题]陈忠实《白鹿原》

白鹿原:鹿三的消息、皇帝及其他

收录:2012-11-8  作者:张晓波  来源:经略二十期  点击:736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陈忠实《白鹿原》专题、或者张晓波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王全安明白一件事情,他必须像所有史诗电影一样,有一个史诗一般的开篇。现在,白嘉轩家的鹿三带回了这个他所需要的开场白。

白鹿原上,从村民至族长,为一个不详的消息所震怖。缴纳皇粮的运粮车被变兵打劫,族长白嘉轩家的长工鹿三死里逃生。按电影《白鹿原》的提示,这是1911年秋天的事情。麦熟了,金色的麦浪拍打着白鹿原。鹿三带回来的消息,还包括皇帝下台。新皇帝叫"大总统",年号"民国"。白鹿原村民显然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看起来,这个消息,不太像是改朝换代。

电影是否应按照历史事实来地叙述?显然,电影《白鹿原》没能将1911-1912年辛亥革命的重大事件,按照时间序列铺陈。1911年,北京的皇帝还是在的,但陕西的革命,确确实实起来了,不过,主导者并不是新军,而是哥老会。变兵这个事实,是可以容易确认的,因为会党主导的革命,必然涵盖了大量破坏性行为,一如其他省份。当然,王全安的《白鹿原》毕竟还只是一个电影,它不是历史文本,必须严格精确,我们不需对王全安导演求全责备。

总的来看,《白鹿原》开篇要传达的信息还是容易理解的:皇帝没了。皇纲解纽,远在陕西的白鹿原村的命运将如何?

按照陈忠实小说的描写,白鹿原是一个传统中国的村庄。小说作者没有对1911年革命之前的白鹿原作详细的描写与介绍--这些看起来也并不是小说家必须的义务。按照小说文本,白鹿原的宗法结构,大致上是以白鹿两家为主导的。世袭的族长(白嘉轩一支)对于白鹿两姓村民,负有道德与社会秩序上的责任,并且也切实地履行这些责任。同样,白鹿原的村民,也服从于族长的权威。电影的开篇,就由白嘉轩带领族人,背诵族规。这是电影对于过去秩序的一种追溯。犹如杜琪峰《黑社会》开篇隆重地诵读洪帮的帮规一样。族规,可以被认为是家族的法律,下至族人,上至族长,都必须严格遵循。白姓族长一支,则是世袭的执法人。诵读族规,执行族法的地点,都是在祠堂。祠堂,是宗族秩序的物化象征。

从这个前提也可以看出,影片中田小娥死后,族人为立庙事,与白嘉轩发生冲突,并要求更换族长的说法,是相当站不住脚的。宗法秩序,并不是选举正义。宗法的领袖,只能由家族世袭。白嘉轩的族长之位,将由白孝文取代。父业子承,以嫡以长,这才是宗法秩序。如果宗族的首领由选举获得,那也就无所谓宗法了。

宗法有其内容,但形式上的安排,往往是在祠堂之中进行的。开篇诵读族规、鞭打白孝文等三人,场所都是祠堂。"祠堂",在宗法秩序之中,已经不仅仅是秩序的产物,同时也是秩序的最高象征。

这是1911年之前白鹿原的社会-政治伦理。它既是封闭,同时又是完整的宗法社会。唯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缴纳"皇粮"--这是电影的陈述,而非小说原作者的陈述。实际上小说还提供了很多其它的信息,比如小说中的一位朱姓先生,具有极高儒学修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小说中反复介入政治动荡,提供了儒者对于政治积极介入的典型形象。这也是宗法社会的开放性。它的封闭,可以理解为王朝政治体系之中的一个小循环。

缴纳皇粮的行为,被变兵中断了。按照白嘉轩的理解的,这是改朝换代的信号,新的皇帝,仍然会重构秩序。皇权(或者政权)与白鹿原连结的方式,即是"皇粮"。缴纳皇粮,换取生活上的平稳与自治。由此,革命不过是个过渡状态。但是鹿三的回复,显然使白嘉轩不能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根本性变化。

白鹿原:鹿三的消息、皇帝及其他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白鹿原:鹿三的消息、皇帝及其他》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白鹿原:鹿三的消息、皇帝及其他》点赞!
精彩图文
在现实与记忆之间——1990年代的中国纪实摄影
在现实与记忆…
每年以千集速度增长 国产电视剧大而不强怎么办
每年以千集速…
剧情不太跌宕起伏:《雾柳镇》看起来不像电视剧
剧情不太跌宕…
社会风景的寓言:解读陈凯歌的《孩子王》
社会风景的寓…
柔美诗意的艺术之境——品读李春生摄影作品集《川海心镜》
柔美诗意的艺…
历史剧应传播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历史剧应传播…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