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专题]莫言研究

写出《蛙》莫言距诺奖已不远

收录:2012-10-23  作者:曹元勇  来源:文汇报  点击:89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莫言研究专题、或者曹元勇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写出《蛙》莫言距诺奖已不远 从给莫言做责任编辑谈起

我与莫言先生在出版上的合作,从2000年编辑出版“莫言精短小说系列”三本书开始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作为编辑出版过他的很多作品的出版人,感到无比荣幸,也由衷地为莫言先生和中国文学感到骄傲。莫言的获奖,无疑是他二十多年文学勤奋耕耘在国际文坛获得巨大成功的历程碑,对脆弱的中国文学更大规模地融入世界文学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生活中为人厚道、谦和的莫言,其文学创造力和影响力,早已享有世界声誉。如今,他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是水到渠成、实至名归的。他的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作品广泛汲取外国现代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丰富营养,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的现实土壤,创造了瑰丽磅礴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这个“文学王国”,在乡土叙事、现实主义、民族形式等众多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学的众多重要文学命题,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乃至世界文学版图中最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与莫言交往、合作十几年,我最大的荣幸就是2009年编辑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蛙》。最初读完这部艺术水准上乘、敢于直面重大现实问题、思想内容厚重的作品时,我发自内心地感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不远。

我初次见到莫言,要追溯到1998年的初春。那时,我进上海文艺出版社做编辑还不到一年。之前,在学校读书时,我和两位师兄弟出于对莫言长篇小说《酒国》的激赏,搞过一个文学对话。有这件事打底,我到北京出差时,便鼓足勇气登门拜访了莫言。记得我当时还真有点紧张,因为毕竟是第一次面对面坐在自己心目中了不起的小说家面前;但莫言身上的谦和气质很快消除了我的忐忑心理。喝着莫言亲自冲泡的普洱茶,我们从他的《酒国》和塞尔维亚作家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谈到未来小说开放的文体结构,从乡村复杂的现实谈到日本译者翻译《丰乳肥臀》可能碰到的语言难题,从中国民间的狂化、戏谑、苦中作乐现象和精神谈到巴赫金关于拉伯雷的研究。那次在不知不觉中过了两个小时的交谈,让我在文学观念上受益无穷。在那之后,我几乎每年都能见上莫言一两次,每次见面都充分享受与他交谈国内外文学等话题的乐趣。随着与莫言见面次数的增多和对他的作品的不断阅读,我不仅越来越深地折服于他在文学上令人惊叹的旺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越来越强烈地为他身上的谦卑品格所感染。我发现,对莫言来说,谦卑绝不仅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美德或姿态,它同时也使他获得了一种观察现实和世界的独特方式。而且,他还把这种谦卑自觉地渗透到他的所有写作之中。自觉的谦卑使他不需要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而是把写作的根深深扎入肥沃的民间土壤。

我与莫言先生在出版上的合作也是从十余年前开始的。最初是2000年编辑出版“莫言精短小说系列”三本书(即《老枪·宝刀》、《苍蝇·门牙》、《初恋·神嫖》)。当时的主要想法是,无论文学界还是政府和读者,对长篇小说极其重视,但对在创作中要求极高的短篇小说却比较忽视;而我们中国文学在短篇小说方面则是富有深厚传统的,比如明清时期有“三言两拍”,现代文学中很多作家更是以短篇著称,鲁迅先生的小说则更是只有三本短篇小说集。至于外国,有很多优秀作家在短篇小说方面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令人敬服,如乔伊斯的《都柏林人》等;而且外国许多重要的文学奖项也经常奖给一个作家的短篇小说集,哪怕那是作家的第一本书。基于这些想法,我和莫言先生一拍即合,迅速编选出版了那套“莫言小说精短系列”。在那次合作之后,2005年,我又把他的所有短篇小说,包括他刚出道时的短篇作品,汇编成两卷,以“莫言短篇小说全集”的形式出版,同时还出版了他的长篇旧作《红高粱家族》和《食草家族》。就这样,从2008年开始,在莫言的厚爱和支持下,我又陆续编辑出版了他的“获奖长篇小说系列”五种、“长篇小说系列”四种、“短篇小说全集”新版两种、新长篇小说《蛙》、和他的“中篇小说系列”三种,不同版本前后累加有十几种,几乎囊括了他的全部小说作品。这其中,最值得感谢莫言的,就是他把自己酝酿十年、笔耕四载的新长篇《蛙》交给我编辑出版。这部作品在2011年为莫言赢得了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写出《蛙》莫言距诺奖已不远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我是中国人  2013-11-1 17:29:24:
想起鲁迅先生和瞿秋白以文会友时的那段文坛佳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写出《蛙》莫言距诺奖已不远》点赞!
精彩图文
人有雅趣 可为挚友
人有雅趣 可…
上海文学:回暖与定力
上海文学:回…
第七天,上帝无言——读余华新作《第七天》
第七天,上帝…
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丘树宏诗歌评论
为时代和人民…
葛浩文谈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
葛浩文谈中国…
一代伟人 千古绝唱——论毛泽东诗词
一代伟人 千…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