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中外艺术

“样板戏”中的阶级斗争与家仇国恨

收录:2011-1-10  作者:李松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2487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李松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摘要:“样板戏”主题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阶级斗争的革命史,“样板戏”的演变也是一部不同阶级路线矛盾斗争的发展史。“文革”时阶级斗争路线的精神动力是仇恨——“阶级仇、民族恨”才能使阶级斗争获得群体的响应和社会的心理支持。20世纪中国人民遭受的惨痛的屈辱,人与人之间、阶级党派之间的怨恨郁积而成思维惯性的情结。仇恨可以成为战争年代整合人们力量的情感凝聚剂。阶级斗争:家仇转向国恨的动力。完成这一阶级与文化身份认同还有更深入的做法,那就是通过煽起仇恨和感发悔悟。“样板戏”家仇国恨的情节逻辑是:个人仇恨——家庭仇恨——民族仇恨——阶级仇恨——国家仇恨。

关键词:“样板戏”;阶级斗争;家仇国恨;控诉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前言

“样板戏”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性质与出路的思考,它是以艺术形式对政治文本进行想象而成的美学文本。“样板戏”主题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