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中国网络诗歌的文化特性

收录:2005-10-28  作者:张德明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209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张德明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引 论

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诗坛处于一片沉寂状态,诗人们在边缘化的角色认同里踽踽独行时,互联网恰逢其时地闯入了中国文化地盘。互联网的价廉、快速与网络文学作品发表的低门槛性,将人们堆砌文字的创作冲动与发表欲念重新勾起,仿佛在一夜之间,中国大地上冒出了数不清的诗人,他们在网络提供的数字化空间里,利用BBS的特殊窗口,粘贴“发表”自己的分行文字,并同网上的文朋诗友相互“短兵相接”,如切如磋,迅速及时地探讨诗歌技艺,交流写作心得。当诗歌遇到网络,诗歌借助网络的平台而走出低迷状态,重现创作热潮,这已经成为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诗坛的一件最令人欢欣鼓舞的大事,正如诗人伊沙所说:“诗人在诗歌网站出没确已构成世纪之交最具新鲜亮点的一大风景。”[1](P347)网络诗歌的如期出现与极度火爆,令所有前此对中国新诗感到失望甚至失去信心的人们眼前一亮。

回顾中文网络诗歌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汉语诗歌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1991年,留学国外的王笑飞创办了海外中文诗歌通讯网(chpoem—1listerv.acsu.buffal.edu);1993年10月,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方舟子在互联网中文新闻组(alt.chinese.text)上陆续张贴他的诗集《最后的语言》,但当时引起的反响并不大;1994年2月,方舟子、古平等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文学网络刊物——《新语丝》(http://www.xys.org);诗阳、鲁鸣于1995年3月创办了网络中文诗刊《橄榄树》(http://www.rpi.edu/~cheny6/)。1997年伊始,《橄榄树》改为文学刊物,以诗歌诗评为主,不再是纯诗歌刊物。国内第一家网上诗刊是1999年1月出现在“重庆文学”站上的《界限》,它力推重庆及海外汉语诗歌精品,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2001年以后,网络诗歌论坛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纷纷占据了互联网的虚拟空间,给中国新诗界带来了许多新的气象。

网络是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这种传播媒介与诗歌的联姻,已经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中国新诗的群落分布,改变中国诗人的诗学观念,从而带来中国诗歌的再次革命。对于网络诗歌的出现与繁兴,许多学者都是持乐观和肯定态度的,吴思敬先生指出:“诗歌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是诗歌传播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在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并直接与间接地改变着当代诗歌的形态。”[3]王本朝先生也认为:“网络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事物,具有文学史的意义。”[2]网络诗歌的大量涌现,是近百年来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事件,理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对之进行学理化的探讨与研究,对于认清中国当代的诗歌发展状况,了解当下中国诗人的存在境遇与创作心态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在网络诗歌的强势风暴之下,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诗人栖落在各自创建或者熟悉的网站上,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和诗学观念公之于众,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下诗歌的流派构成与风格特征的方便而有效的窗口。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与传播的网络诗歌,正在成为中国当代新诗的主要形态。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网络诗歌生成的历史动因,描述它未来的发展走势,我们有必要将其中蕴涵的一些诗学命题和文化意蕴揭示出来。本文将试着在这些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

民间的沉浮

民间写作与主流诗潮的对抗和分立,是中国当代诗歌创作领域的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官方对那种取缔个性、大量使用公共意象的“古典加民歌”的诗歌样式极力推崇的时候,“前朦胧”诗人多多、芒克和食指等 ,却作为一股民间的力量,在默默进行着追求个性、表达自我的潜在写作。而朦胧诗派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等最早是作为民间诗人出现的,他们的作品也与当时的主流诗潮不相符合,在被正规刊物采纳和诗坛认可之前,最初也是大量刊登在他们自办的民刊《今天》上。

中国网络诗歌的文化特性 共有6页,您还有5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6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中国网络诗歌的文化特性》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中国网络诗歌的文化特性》点赞!
精彩图文
接近一个真实的邵荃麟——写在《邵荃麟全集》出版之时
接近一个真实…
石库门的符号变迁:从文化资源到经营资源
石库门的符号…
香消玉碎的咏叹——才女萧红七十周年祭
香消玉碎的咏…
对话杨凤一:传统昆曲的现在样式
对话杨凤一:…
“虎崽”会统治世界吗?
“虎崽”会统…
丛林守护与生命悲悯——读《忠犬的背叛》
丛林守护与生…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