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中外艺术[专题]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前途不在大片

收录:2012-5-19  作者:柳青  来源:《新华文摘》2007年第1期  点击:837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中国电影专题、或者柳青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国产影片一年票房总计10亿元,正常吗?”“少数几部电影的票房占到全国票房总额的80%,合理吗?”“在一部影片里集中了大量的大牌演员,是健康的行为吗?”“电影的本质是什么?观众对电影的期待是什么?”“古装大片还能继续拍多久?海外市场饱和了怎么办?”做惯了“好好先生”的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出人意料地在10月26日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年会上语出惊人,直刺中国电影的大片情结和编剧软肋。

两极化现象很严重

中国现在一年拍摄影片的数量在200部以上,与之对应的是,数得过来的几部大片占去了全年票房总额的八成以上,这意味着大量中小制作的国产影片在院线中被遮蔽,甚至有很多影片无法上大银幕和观众见面。吴思远坦言,每次影展中展映的大部分影片,他连名字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在电影院里看了。中国电影的两极化现象十分严重。北京新影联负责人高军列举的一组数字印证了这一观点。2006年票房最高的国产片《夜宴》收入1.3亿元,《静静的吗尼石》北京地区票房非常惨淡,而这部影片压根没机会在上海放映。

尽管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报了一笔明细账,言之凿凿《夜宴》盈利几许,但吴思远仍然提出了他的质疑:《卧虎藏龙》开启了古装武侠片的红火,但是从《英雄》一路火到《夜宴》,古装片还能继续拍多久,还能5部10部地拍下去么?接连数年出产同类题材的大片,有没有考虑过海外市场会迅速饱和?一旦国际市场上这股潮流过去了,中国电影要怎样应对?事实上,美国《综艺》杂志主笔Derek与他的观点不谋而合。他曾有言:包括《英雄》在内的几部中国大片都是《卧》片的跟风之作,它们其实都违反了商业电影最基本的原则,即差异性,而《无极》就沦为了典型的失败案例。

吴思远也提到了好莱坞:“好莱坞的票房恰恰是垮在几部大制作上。”此言不差,扯一笔老皇历,11年前的《未来水世界》1.75亿美元投资最终在本土市场收回不到一半,奥斯卡影帝凯文·科斯特纳从此一蹶不振。而最近两年由于《特洛伊》、《亚历山大》、《亚瑟王》等巨片票房惨败,致使好莱坞票房跌至20年来的最低谷,“最大的就是最好的”这条曾经的准则如今已效用全无,让连年遭遇冷水的美国影市焕发活力的,反而是《美国丽人》、《断背山》等中等投资的独立制作。因此吴思远亦断言,中国电影的前途不在大片,在于“中层力量”。

观众要求影片好看

“中国电影的改革远远落在了经济改革的后面,中国电影已经到了需要彻底改革的时候,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观念。”吴思远这句话说得很大胆,但也刺中了某些要害。就像他质疑的,电影的本质是什么?观众对电影的要求到底是什么?“电影的本能是娱乐观众,我知道很多学者会不同意我的看法,他们会提出‘文以载道’之类的大道理。但是对于观众而言,他进影院的第一目的是寻他的娱乐,从娱乐片、言情片、动作片里寻乐子。电影人当然可以在作品里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怀,但在那之前,他首先要做到让片子好看,这是最低限度的。”

观众抱怨国产片不好看,抱怨人物表面化,抱怨故事生硬,为什么会这样?“之所以不丰满、不感性,因为不真实,因为人物、故事与社会和生活脱节了,说到底,因为编剧、导演们和生活脱节了。”吴思远说。

吴思远提起《疯狂的石头》:“如果单纯说影片的品质,这样的水准对于很多内地和香港导演而言都能做到,关键这部影片的观念难得。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影片里涉及的社会现象、人物间的对白、许多嘲讽的段子,这些都印证了今天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导演让观众在影片中看到了生活,而且,他还通过很多手段把故事讲得有趣,让电影更好看。”

中国电影前途不在大片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中国电影前途不在大片》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中国电影前途不在大片》点赞!
精彩图文
孔雀谢幕 杨丽萍:把灵性保留进行到底
孔雀谢幕 杨…
张国荣逝世十周年:这一天 我们应该习以为常
张国荣逝世十…
中文版《猫》闯出的音乐剧蓝海
中文版《猫》…
责任与收视如何两全?电视相亲节目动手整改
责任与收视如…
歌者森新专辑《森视界》 用音乐开启全新“造梦空间”
歌者森新专辑…
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传统纹样在现…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