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与时代互动的知识分子

收录:2012-5-19  作者:王光明  来源:《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  点击:923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王光明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一次见到张炯先生,最直观的印象是:我们福建也有如此帅气的男人!却又觉得他的头发与新式中山装过于严整,约束了俊逸灵性,给人一种可敬而不可亲的感觉。这当然是我的错觉,后来在他主持的当代室进修,接触多了,才发现他并不是只有原则没有性情的“干部”,“还是从福建山水中走出去的人”!

一方水土沉淀在人心灵中的那些东西,可能比我们自己所意识到的还多。福建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被屏风一样的武夷山隔开与保护,蝴蝶一样的版图,山和海奇妙的结缘。那蜿蜒曲折的河流和跌宕起伏的道路,除给人灵性与性情的滋润外,也在不知不觉间塑造着人的坚韧;而那目光不能穷尽的大海,又让它的子民回避了山地的狭隘,保持着生命的热情与浪漫。那些被山风海潮塑造的性格,显然更认同性情而不是事功,出的多是广义的诗人而非治国平天下的人才。虽然上至宋代宰相李纲、近代的林则徐,近至当代的邓子恢、项南,福建也出现过一些口碑不差的政治人物,但比起从柳永、严羽、李贽至林纾、辜鸿铭、林语堂这样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文化人物来,他们在后代人的心目中,就不那么特点鲜明了。更何况像林则徐这样的人物,本身也是一个诗人。诗人与政治人物的区别,是重视“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无论对待生命与“事业”,都出自内心的需要,同时看重结果与过程,甚至更看重过程本身。

这一切与衣冠严整的张炯先生,关系似乎并不那么直接,但那是后来的张炯所长,而不是他充满传奇色彩、才华洋溢的青少年时代。那时他多么热情、浪漫而又执著:他曾因学业第一而被推举为学生领袖,又因组织同学罢课、游行,被校方开除;他痛恨腐败、追求进步,被地下组织吸收入党又在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和两个地下党员潜回家乡福安,拉起了一百多人的“闽浙赣人民游击队”,当上了政委,为配合当地解放做了许多艰苦而危险的工作。尽管大军一来,把他们当作关系不明的队伍“一勺烩了”,只能像许多俘虏一样给日夜行军的解放军背米袋,但他并不怀疑自己的选择,从零开始,重新入伍和入党。

张政委并未因为向往和自发革命获得政治资本,他必须重新从普通战士开始取得组织的信任。不过,只要你有不会动摇的信念与追求,把误解与不信任全当作一种考验,最终还是会被认可的。张炯先生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之后的情形是许多人所熟悉的,他于1955年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中共福建省委终于恢复了他的地下党籍,肯定他领导的游击队“为福安的解放作出英勇的斗争”。他最终成了中国学界和文坛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官”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学”有《张炯文集》(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张炯文存》(十卷),以及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中国文学通典》(四卷)等。

但事功与声誉归社会,就个人性情而言,他始终萦绕于怀的,恐怕还是一直未圆的文学创作之梦。张炯先生说他进北大中文系,原本是想当一个作家的。实际上在大学时代他的确在康式昭、谢冕先生主编的《红楼》上发表过三篇小说,而最近的小说《番三正男》完成于2005年6月,已经是他退休后的作品了。我读过他当年在《红楼》上发表,后来被译成外文,北大百年校庆时被选入纪念文集的小说《千树万树梨花开》,以中国学生帮助外国留学生的故事做框架,写北大青年学生的学习与恋爱,那健康明亮的青春氛围,十分令人感动与向往。其中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把握,以及结构的讲究和叙述的简洁,甚至让人为张炯先生后来走上学者的道路不无惋惜。然而大学体制历来不鼓励文学创作,而建立不久、有着新的政治信仰与社会理想的共和国,又迫切希望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替代“旧知识分子”,推广新的意识形态和建构新的文化秩序。张炯先生和他1955级年轻的同学们,在批判课堂上的“资产阶级观点”风气中,自己动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起“中国文学史”来了。

与时代互动的知识分子 共有4页,您还有3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4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与时代互动的知识分子》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与时代互动的知识分子》点赞!
精彩图文
“绝对之词”与“弃置之物”或发现之心——关于9位诗人新世纪写作的一份阅读笔记
“绝对之词”…
时代文学的浮脉
时代文学的浮…
音乐背后的真实人生——读《名字之歌》
音乐背后的真…
“不冤不乐”师门记
“不冤不乐”…
像孙小空一样的男孩
像孙小空一样…
在文学实践的现场
在文学实践的…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