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徐坤小说创作中游戏和狂欢化的文本策略

收录:2012-5-18  作者:张利红  来源:《文艺评论》2007年第6期  点击:1345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张利红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有着作家和学者双重身份的徐坤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当属“精英”之列,然而,初涉文坛,她便反串男角,以游戏的方式和狂欢化的文本策略恣意调侃她笔下的精英们。特别是继小说《白话》之后,徐坤的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在文本上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由“规范的写实变形为荒诞的写虚……原来的揶揄与反讽仿佛冲破了所罗门的瓶颈失禁为放纵的嘲弄与戏谑。”①这也就是说,徐坤由原来的对知识分子“存在”的追问与探寻转变为对当下知识分子形态的戏谑与侃调。由此,徐坤的知识分子写作告别了理性审视的精英姿态,而投入了游戏和狂欢的怀抱。

我们先来看被认为“完全就是一游戏之作”②的中篇小说《梵歌》。首先从标题入手,读到“梵歌”这一书名,我们马上会发现这是个佛教用语,所以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佛教中那种森严压抑的气氛或那虔诚守规的信徒,这应该是个多么严肃正统的主题啊?选然而,当你读完整个文本,就会发现,无论是文本内容还是故事氛围都与标题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因为通篇小说描写的都是一个佛学博士参加充满着侃调和嬉戏的极不严肃的论文答辩会、参与一个胡编乱造的不伦不类的电视剧《武则天》的拍摄、与女博士调情打趣等等众多滑稽的场面。这标题与文本的巨大反差难道是徐坤的失误或败笔之处吗?芽事实决非如此,相反,这正是徐坤的精彩一笔,她就是要用这一庄(标题)一谐(文本)的反差来奠定其游戏全篇的基调。然而,这仅仅是徐坤良苦用心的一个开端,随着文本的延伸,她嘲谑的姿态和放肆的笔调愈演愈烈起来。接下来我们就例举本篇中的一个游戏场面略作说明。

佛学博士在电视剧《武则天》的拍摄现场,亲眼目睹了“韩愈进谏武则天”这场戏的表演,且不说戏中是如何地篡改历史背景,就连人物的对白也全然变成了现代话语的拼贴。如:当大文豪韩愈不停地数落着那般和尚们的种种不是时,白马寺主持薛义谄媚地向武则天耳语:“My达令,亲爱的,不要听信他一派胡言?选韩退之这人一向以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自居……这种人,用不得,信不得呵?选”韩愈把头一扬:“呸?选小薛你这午夜牛郎,这里哪有你说的地方?芽”武则天偏偏不懂:“退之,休要放肆?选大堂之上,你竟敢影射朕是织女?选”薛怀义听懂了,急得直摇手:“不对,不对,牛郎是男妓的意思,好莱坞经典影片,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武则天这才明白过来,说道:“好你个韩愈,身为朝廷元老,竟然带头看起黄色录像,晚节难保……”佛学博士面对着这荒唐的一切目瞪口呆,愤愤责问王晓明:“你小子究竟学过历史没有?芽”王晓明却不屑:“历史,历史是什么?芽历史就是卢舍那大佛像嘴里的两颗虎牙,我想安就安,说拔就拔。”可以说,这两段对白的荒诞性早已超出了眼下流行的所谓“戏说xx”的程度,完全变成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历史游戏:堂堂的皇宫进谏变成了一群乌合之众的争风吃醋;一代女皇武则天成了听信风流谣言的嫉妇怨女;“以精英自居”的文人韩愈竟会用暗语影射他人是“男妓”;和尚薛怀义不但会取悦女人,还能看懂好莱坞的电影……在这里,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消解了,一切权威都失去了昔日的震慑力和崇高感,他们不约而同地汇入了大众化的媚俗之中。然而,这样的游戏绝非只是简单的博众一笑的无聊之举,操纵这场游戏的导演——徐坤就是借用“戏拟”历史的方式来达到戏谑神圣的目的。一路游戏下来,徐坤最后还不忘借王晓明之口说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方说你我,学问做得越大,越摆脱不了将来当枪的命运。”这里“枪的命运”就是指知识分子被需要的命运,它永远不是本体的存在而只是工具。这是徐坤对知识分子存在和命运的又一次换了方式的关注,即作为一个旁观者,从游戏和欢笑的背后冷静审视。然而,审视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以王晓明为代表的部分当下知识分子虽清醒地认识到了自身这种“当枪使”的可悲存在,却毫无觉醒抗争之意,相反却有的像王晓明那样甘当庸俗的商业文化的“枪”,为了巨额稿酬,进行胡编乱造式的创造、炒作,有的则以其它方式在追求欲望、放纵欲望。无论这些知识分子们是主动将自己的心灵出卖给了欲望,还是被庸俗的日常性注销了自己存在的尊严,现实社会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不同程度地自我放逐这一事实是存在的。徐坤就是谙熟他们不断变异的时代特点,选择了不同于《白话》、《含情默默水悠悠》中严肃拷问存在的方式,而采取了以游戏对抗虚无的方法来一针见血地戳穿“知识分子神话”的。在徐坤的笔下,游戏就像一个透视镜,鱼贯而过的各路知识分子都将原形毕露:或平庸或堕落,读者将一览无余,同时,游戏又像一个哈哈镜,或变形或夸张,读者也将在滑稽可笑中大彻大悟他们存在的“非本真”。

徐坤小说创作中游戏和狂欢化的文本策略 共有5页,您还有4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5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徐坤小说创作中游戏和狂欢化的文本策略》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徐坤小说创作中游戏和狂欢化的文本策略》点赞!
精彩图文
从容沉静的叙事——读长篇小说《红绸》
从容沉静的叙…
深情的吟唱者
深情的吟唱者…
彭学军《戴面具的海》:面具摘不下来以后
彭学军《戴面…
70后作家:被遮蔽与再崛起
70后作家:…
现实主义文学的困窘
现实主义文学…
坚硬的现实 优雅的超越
坚硬的现实 …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