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检点2005年中篇小说作

收录:2012-5-18  作者:张德明  来源:《文艺评论》2006年第4期  点击:1761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张德明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这几年是中篇小说创作急剧演变的几年,价值的分化与价值的调整是其演变的重要表现,中篇小说创作自身的特殊性使其价值向度对多元化的要求继续复杂或深化。中篇小说创作在近些年的七彩天空,以其极大的助推力,重铸和营造着作家的信念立场与作品精神的多向维度,但离整个文学发展的要求和读者的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从这个角度来考察2005年的中篇小说创作的状况,我们多少有些喜忧相参的感觉。

翻检2005年的中篇小说,我认为,它的成绩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概括。

其一,涌现了一批既执着守护传统的现实主义,又释放着比较鲜明的生活特色的中篇小说。很多作家笔下的人物和情节都是在时代演进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变革,依然是今天中国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总主题,是引起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灵魂和情感动荡的核心。敏感的作家在其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刘庆邦的《卧底》以赤裸裸的真实和黑洞洞的惨烈震动了读者。矿工出身的刘庆邦的煤矿世界五味杂陈,其复杂多变的繁乱程度,恰如井下的巷道,唯有生活的复杂才堪媲美。作品深刻之处是没有把见习记者周水明这个“卧底”塑造成一个孤胆英雄,而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功利性和两面性,而这种功利性和两面性又有着充分的现实合理性。小说决绝地向读者揭示了这个社会普遍信奉的生存法则的可怕性与社会道德恶化的触目惊心的程度:整个社会对正义力量的漠视,已然结成一张巨大的黑暗之网,为求自保,许多人都向邪恶与假象缴械投降先坐稳奴隶的位置而不惜自相残杀。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作品不乏粗砺的结尾:周水明的得救纯属偶然,而得救之后,不仅没有幻想中的苦尽甘来(他的采访和遭遇无人理睬),反而遭到辞退。小说以波澜造势,每个环节都以梦想的落空形成情节上的反转,主观想像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落差一步步将情节推至绝地。从题材和思想意义上来说,这篇小说不仅抵达了刘庆邦小说迄今为止最深的刻度,同样应该是2005年最优秀的中篇小说之一。葛水平的《喊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声音的故事。太行山大峡谷深处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这不仅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作家毕生的爱与恨所在。小说以其厚重、圆润、通透让读者重温了中篇小说的阅读喜悦。可以说 ,它不仅是生活对作家的馈赠,也是一次为中篇小说重新赢得光荣的机会。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雕塑感,关于人物性格的水土亲缘,关于小说那种质朴深厚和明亮阔大的情怀等,给读者印象非常深。何顿的《希望》一如作家以往的小说,表现江南的市井生活,作品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生活片断聚拢在一个中心故事上面:老五怀疑二牛参与了一场谋杀案。二牛最后从警察眼皮底下逃脱,使小说故事在收束时突然逆转,“希望”这个涵容丰富看上去颇具亮色的字眼,通过作品的讲述带有了沉重的注释。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和刘庆邦《卧底》一样触及屡禁不止的矿难问题,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将自己关于死亡的切身经历和思索,融入作品之中,使之在情感深度上得到新的开拓。在亡灵拂拂、徘徊不去的朦胧掩映中,听到那经常在进行着的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并且使读者杳然入境,悄然动情。王祥夫的《流言》叙述了一个传统而沉重的话题:性。主人公在流言中目瞪口呆失掉了发言权,流言似滔滔洪水使其无法抗拒。人们对性充满好奇的神色、讳莫如深的虚伪以及由虚伪演绎出来的如蝗流言让人命若草芥。无谓的猜忌,互相的争斗,愚昧与坚定共生,盲目与果敢交织。人们可以超越自己,却在这比任何祖传的东西都要“珍贵”的性面前无法走出自设的圈套。读者不得不被强烈的情绪左右,为人类丑恶的一面深感悲哀。

检点2005年中篇小说作 共有5页,您还有4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5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检点2005年中篇小说作》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检点2005年中篇小说作》点赞!
精彩图文
余秀华:让我疼痛的诗歌
余秀华:让我…
非虚构是什么东东
非虚构是什么…
魏微:我们的生活是一种骇人的现实
魏微:我们的…
把脉文学 透析时代——读李勇《“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
把脉文学 透…
社会与人性暗角的图文再现——评赵瑜《野人山淘金记》
社会与人性暗…
历史观、方法论与艺术表达——读长篇小说《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
历史观、方法…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