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以“有疑而问”为特征的疑问是语法性疑问,本文探讨语法性疑问被塑造成“无疑而问”的修辞性疑问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无疑中通过制造信息差来设疑?文章先从认知、意向、行为三个层面对语法性疑问进行了考察,意图为信息差的制造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然后提出让步是制造信息差的主要方式,并从信度提高等角度对让步方式的多样化做了说明。文章重点对肯定性让步、否定性让步、推断性让步、扩展性让步四种制造信息差的方式以及它们所造成的四种修辞性疑问作了分析。
无疑而问是修辞性疑问中最常见的类型。但“疑”是“问”能够发生的前提,“无疑”其实是无法“问”的。所以“无疑”而又要利用“问”来实现一定的修辞动因,问者就必须无中生有,人为地设置出“疑”来,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制造信息差。
1 从语法性疑问到修辞性疑问
1.1 语法结构与修辞结构、语法性疑问与修辞性疑问
语言表达如果只能在语法结构所规定的方式中进行,可想而知,这样形成的话语必定是贫乏无味的,许多独特的经验类型和丰富的情感方式将被阻挡在语言的结构之外。不能不看到,语法结构只能满足语言交际中最为一般的功能要求,而种种更为具体的语言使用的动因——修辞动因一旦出现,语法结构往往就会被这些动因塑造成种种的修辞结构。事实上语法结构更多地是以修辞结构的方式在起作用的,语言表达才得以多彩多姿,接纳更多的经验类型和情感方式。如此看来,语法结构与修辞结构便处在一种连续统的关系中:语法结构不过是提纯程度最高的修辞结构,修辞结构则是为满足一定修辞动因而发生了变异的语法结构。
对疑问来说,如果把语法学通常所研究的、以“有疑而问”为特征的类型称为语法性疑问,那么可想而知,它在各种动因的作用下也可能被塑造成类型众多的修辞性疑问(rhetoric clues- tion),通常所说的反诘问,本文将要讨论的在主观化动因塑造下形成的试诘问、正诘问、推诘问(反诘问正是这个系列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类型),以及在篇章动因塑造下形成的各种设问、接引问,互动动因推动下而形成的提醒问、考问、诱问、诘难问、招呼问等都是修辞性疑问。因而为了研究修辞性疑问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首先就需要从修辞的角度对语法性疑问重新作一番审视。
1.2 语法性疑问的三个层面
从修辞性疑问的角度回望语法性疑问,其中的“语法”就应该作一种广义的理解——语法疑问固然需要在疑问句的语法法结构中实现,但它必须进入“问”的行为程序才能实现,因而首先是一种“问询”的以言行事的言语行为。所以语法性疑问并不等同于疑问旬的语法结构,而是使用这种结构来完成的一个“有疑而问”的完整过程。
和陈述、祈使、感叹等一样,疑问是语法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这种功能的实现,需要在认知、意向、行为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
1.2.1认知层面:信息差与疑问句的语义基式
疑问是一个认知过程,它的成立有两个必要条件:
a 关于某一现象的认知目标
b 关于该现象的阶段性认识疑问发生的前提是关于某一现象已经有了阶段认识,但是它相对于认知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通过疑问所要获取的就是这个信息差(也即通常所说的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