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散文视域内的“动物世界”

收录:2012-4-2  作者:张鹏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点击:1478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张鹏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全面反映,不仅仅聚焦人类的社会生活,而且作家们也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自然。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加剧,作为人类朋友的动物的生存繁衍引起了作家的极大关注和深切同情。人与动物的关系是散文作家在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选择的一个重要视角,散文作家们逐渐认识到关心、保护、热爱动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过去那种“人是自然的主宰,人是万物的主宰,人与万物的相对立,人在征服对象中获得满足”的观念逐渐被一种新的视角所替代——人在自然面前不再是神,人要有所敬畏,有所思考,要平等友好地对待世间万物。在中国散文创作领域,活跃着一批充满人道主义和人文情怀的散文家,他们悲天悯人,呼吁人类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为朋为伴,发掘动物世界的诗意光辉。

胡蜂——寄托苇岸的人性关怀

诚如袁毅先生在《上帝之子》一书中所说:“苇岸是二十世纪中国一位不可多得的以质取胜的优秀散文家。他那简单、诚实、聪睿、美好的文字,是经得起时间长河淘洗的,一如苇岸先生笔下的大地上的麦子、草木、蚂蚁、胡蜂、蝴蝶、麻雀、喜鹊、啄木鸟、野兔、雪、阳光,都将永存。他是一名环境保护主义者。他和所有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一样,都是大地的守夜人。他们都是大地上谦卑行走的圣徒,一无所有,却踏出了人类漫漫长夜中文明的曙光。苇岸像农人那样热爱田野里美好的事物,是不可多得的大自然的观察者、体验者、歌唱者、守望者。他所有的文字都和血肉相研磨,用克己自制、厉行节俭的生命形态,和同情弱小、怜悯生灵的悲悯胸襟,向世人反复发出这样的警示:“如果不遵循土地道德,人类智慧的成就同时就成为了人类愚蠢的表现,最终人类将自掘坟墓。”①

《庄子》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②苇岸是大自然的观察者和守护者,在他的《我的邻居胡蜂》一文中,苇岸记录了他对“邻居”胡蜂的仔细观察和富有哲理性的感悟。作者详细记录了胡蜂在他的书房的窗外辛勤筑巢、安家落户、取水觅食、繁殖育儿、出猎自卫、嬉戏玩耍和最终乔迁他处的完整过程。胡蜂是人们平时视而不见的幼小生灵,苇岸以自己饱含爱心的叙述描写仿佛第一次看到可爱的它。苇岸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胡蜂的勤劳、尽职、守纪、淳朴、谦卑、友爱、宽容等等天性,凸显了这种小昆虫的勃勃生机。在苇岸的笔下,人与自然万物包括幼小的胡蜂都是平等的共时性存在,都应该和谐相处,保持平等对话的关系。在《大地上的事情》系列随笔中,苇岸对那种无端焚烧胡蜂蜂巢的“人类暴行”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和控诉。“那个一把火烧掉蜂巢的人,你为什么要捣毁一个无辜的和平幸福的家庭呢?显然你是想借此显示些什么,因为你是男人。”苇岸以曾经与胡蜂为邻而感到无上光荣,他写道:“它们为我留下的蜂巢,像一只脱尽籽粒的向日葵或一顶农民的褪色的旧草帽,端庄地高悬在那里。在此,我想借用一位来访的诗人朋友的话——这是你的家徽,是神对你的嘉奖。”③苇岸的语言在素朴的不动声色的文字下面,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泽和智者的温蔼,仿佛来自梭罗的《瓦尔登湖》的遥远的共鸣和辉煌的绝响。

在哲学本质上,人类也是一个物种。通过阅读苇岸的文字,我们可以联想到史怀泽的思考:“我们谁能确知,他种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对全世界又有何意义?……但事实上,我们直觉意识到自己是具有生存意志的生物,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④苇岸的思考,跟史怀泽是息息相通的。在他笔下,动植物都有它们自己的尊严。一具雄蜂的尸体可以看见上帝,野兔是大地上的朴素的常住居民,麻雀是和北方农民一样勤劳善良的,麦子则是最令人动情的庄稼。苇岸的笔下,没有人类通常具有的那种傲慢,他写动植物,是平视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对人类本质的认定,把人类自身也看成了大自然万千物种之一。

中国当代散文视域内的“动物世界” 共有5页,您还有4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5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中国当代散文视域内的“动物世界”》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中国当代散文视域内的“动物世界”》点赞!
精彩图文
面向生活 面向经典
面向生活 面…
领略古法生新奇
领略古法生新…
用文字触摸两难的人生
用文字触摸两…
弘扬中国文化的真善美
弘扬中国文化…
《瞻对》:非虚构的尴尬和力量
《瞻对》:非…
中国当代文学中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
中国当代文学…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