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最简明的理解是利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电视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加以研究,这一概念的自明性主要不是体现在研究对象上,而是在研究方法上。以上对西方传播学的研究资源进行发掘,并结合文化研究理论,梳理出三种电视文化研究的范式,意在为规范中国电视文化的研究提供参照。具体如何使中国电视文化真正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领域,则需要同仁们的共同努力。
刊于《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注释
[1] 董天策:《以电视娱乐文化作为研究范畴与视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2期。
[2] [美]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3] [美]菲斯克著,祁阿红等译:《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1页。
[4] 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页。
[5] 2005年,国内曾发生过关于电视上解读《红楼梦》合理性的争论,实际上所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媒介新闻场对学术场域的干预。
[6] 斯多雷:《文化研究与研究大众文化》,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第11页。
[7] 约翰·菲斯克:王晓珏等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8] [英]戴维·莫利著,史安斌主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第233页。
[9] [英]泰玛·利贝斯、卡茨著,刘自雄译:《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0]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86页。
[11]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8页。
[12] 汪民安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1页。
作者简介:易前良 博士,河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