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在选择和报道台湾新闻时存在的差异
在分析这些差异之前,我们应该先考察一下两报各自的办报方针。这其中包含了文化和政治内涵——《参考消息》地处政治中心北京, 主办单位为新华社,读者群面向全国,其定位在于让人们了解整个世界形势,从一定的高度进行全局的把握。《新民晚报》则是一份在商业城市上海出版的晚报型报纸,它所迎合的是多数普通读者在忙碌一天后需要放松、娱乐、求知的需求,注重平民眼光。
由于办报方针的差异,两报在选择和报道台湾新闻时体现出如下差异:
(1)两报在共同关心的五大类话题方面侧重有所不同。《参考消息》把更多篇幅用于政治新闻, 而《新民晚报》则以较多空间报道社会新闻。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后一站,再加上世纪末台湾政治格局和两岸形势的发展变化,两岸关系及其今后发展趋势当然是人们的关注重点,那么注重大局的《参考消息》当然将目光更多的投给了台湾的政治新闻。 相对而言,贴近百姓的《新民晚报》就更加关注台湾民生,选择的是反映台湾老百姓的生活,更具人情味的新闻, 以符合大多数普通读者的口味。
(2)《参考消息》后两年在军事报道方面的力度更大。由于世纪末台湾政局的变动,两岸关系何去何从非常敏感,并且导致了两岸军事方面动作频频。随着台湾不断增购军火,大陆也在军事方面严阵以待,军方动向自然成为两岸甚至全球十分警觉的关注对象——它关系到能否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关系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那么密切关注政治的《参考消息》自然较之《新民晚报》会更多的注意到台湾的军事动向,以至在后两年会出现军事报道飙升的现象,而《新民晚报》仍然按兵不动,保持过去的水平。
(3)《新民晚报》的新闻选择类型总体上多于《参考消息》。作为贴近老百姓的晚报型报纸,《新民晚报》更注重向人们提供有关台湾社会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以满足人们消闲、求知的需求。而《参考消息》对与大局无关的新闻就不愿过多着墨了。
(4)两报在处理新闻体裁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别。偏重政治新闻的《参考消息》更多转发硬新闻和简讯,因为政治新闻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且多为硬新闻,而且硬新闻和简讯有利于更快地向读者传递信息,帮助读者及时了解局势,信息量也更大;而旨在贴近读者、偏重社会新闻的《新民晚报》则偏重于采写软新闻和图片新闻,因为社会新闻时效性不强,但往往趣味性较强,人情味较浓,所以软新闻和图片新闻的报道体裁更能满足老百姓的情感需求,这与《新民晚报》所强调的“软些、软些、再软些”的晚报风格是吻合的。
六、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