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客观性与台湾形象
本文所指的台湾形象是台湾在大陆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本文认为大陆媒体所塑造的台湾形象在两岸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或体现两岸之间政治、经济及其他方面的交流现状和政策动向。形象塑造得恰当与否关系到是两岸交流能否顺利进行,它可以促进交流,也会引起误解甚至冲突。
在塑造台湾整体形象的过程中,大陆媒体如何处理新闻的台湾新闻整体客观性和事件客观性的关系至关重要。首先,如果有关台湾报道的事件客观性(个体形象)所反映的正、负面和中性报道的比例相对比较均衡,那么报道的整体客观性所反映的台湾整体形象也是全面、准确,公正的。反之,如果有关台湾报道的事件客观性(个体形象)所反映的正、负面和中性报道比例严重失调,持续的时间很长,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闻流量,那么整体客观性也可能随之产生与事实不符的、被扭曲的台湾形象。
其次,在有关台湾报道的整体客观性(总体形象)在事件客观性(个体形象)基础上形成了某种固定的形象或模式之后,那么这种形象或模式也会影响到事件客观性(个体形象)。假如整体客观性所形成的台湾形象是客观、全面、公正的,那么它所选择的事件客观存在也是客观、全面、公正和真实的。反之,如果整体客观性所形成的台湾形象是不客观、全面、公正和真实的,一旦形成一种气氛后,就会排斥那些客观,全面、公正的事实。这时就会出现是非颠倒,形象扭曲,或被夸大或被故意忽略的局面。因此,笔者认为大陆报纸对台湾形象的塑造已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事关到两岸交流和两岸统一的现实问题。
三、 研究问题及抽样方法
1. 研究问题
那么大陆报纸究竟是如何塑造台湾总体形象的呢?台湾在大陆媒体的形象到底是千篇一律的负面形象呢,还是多元丰富的真实形象?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老面孔呢,还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也在悄悄地改变呢?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特选择了《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作为内容分析对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将通过以下两个研究问题来考察大陆报纸对台湾形象的塑造:
① 从1996年至2000年五年间大陆报纸如何选择台湾新闻?
② 这段调查期内,大陆报纸如何报道台湾新闻?
需要解释的是,本文所指的台湾新闻是对新闻体裁和新闻报道的总称,而不是专指某一种消息体裁。
2. 抽样方法
本篇论文针对的是在大陆出版的读者群较广的小型报纸。之所以选择小型报纸,是因为一些大报如日报多为党的机关报,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而小型报纸则更多面向读者和市场,新闻选择相对更丰富和客观,更以读者利益为上。据统计,全国小型报纸的数量不足报纸总量的5%,但却吸引了约20%的读者(Gorney & Guo,1992,P12)。
本文这次小型报纸的抽样调查内容是《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在1996年至2000年的一月份和六月份的新闻报道。之所以选择《参考消息》和《新民晚报》作为调研对象,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1)两份报纸的地理位置各具代表——《参考消息》在政治中心北京出版,《新民晚报》在经济中心上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