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中外艺术

演出,“赢”在票房之外?

收录:2011-8-29  作者:张裕  来源:文汇报  点击:76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张裕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最近,迪士尼公司向上海大剧院推销他们的音乐剧新作《欢乐满人间》,每场演出费130万元的报价,着实把院长张哲吓了一跳。好不容易将演出费压到了109万元,可张哲再三盘算,还是觉得有不小的亏本风险。要知道,上海大剧院以往引进过8台原版音乐剧,就数《妈妈咪呀!》单场收入最高,每场102万元;其余的,每场票房收入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而剧院付出的成本,除了演出费,还有宣传推广费、剧团的食宿费等。要想不亏本,似乎只能提高票价多挣票房。

近些年,国内的演出运营机构总在“高票价”与“演出亏本”的两难之间挣扎——怎么办?暂时还“无解”。

张哲派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徐寅等前往美国林肯艺术中心考察“求解”。

而同样在“求解”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考察了美国百老汇。

“只两成剧目能赚钱是演出市场定律”

演出,不是“暴利行业”,甚至不是赚钱的行当。

仅靠门票收入,演出能赚钱吗?能,但绝非多数。美国百老汇这些年最热门的音乐剧《泽西男孩》,戏票提前一年售罄,以平均票价110美元计算,这台演出一年的票房高达541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6亿元。但这样的幸运儿,在百老汇也是极少数。

考察百老汇后,杨绍林发现,2006年,那里38家剧场的演出营业额达12亿美元,而其中能获利的剧目只占全部的20%。2006年6月30日至2007年6月30日的1年里,百老汇的众多商业剧场总共演出66台剧目,其中只有14台赢利,其余都亏损。杨绍林执掌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10年演出了40余台话剧剧目,其中也只有20%能赚钱——这一比例,与百老汇的情况惊人地相似。他因此认为:“演出市场中,只有两成剧目能获利,其余只能打平或亏本,这几乎是国际演出市场的定律。”

那么,国外的剧场如何维持生存?杨绍林调查了纽约大众剧院,这是一家以推新人、推新作为使命的剧场。它的年度总预算1800万美元,其中票房收入400万美元,约占22%;政府拨款150万美元,约占8%,其余70%即1260万美元来自基金会、私人和公司的赞助。

与纽约大众剧院一样,上海大剧院也是一家非营利机构。然而,两者的营收构成极为不同。上海大剧院平均每年有7000万元收入,来自政府的资助约700万元,占10%;来自社会的赞助约1000万元,占14%左右;其余将近80%来自票房。

杨绍林对照分析后指出:“只有当剧院的票房收入不再占大头,票价才有可能降下来。”

国外剧场并不倚重票房收入

国外的大多数剧场,并不倚重票房收入。徐寅考察林肯艺术中心发现,2010年度它的营收为10亿多美元,其中票房仅占6%,而40%以上收入依靠社会捐赠,30%来自物业管理费,其余来自政府资助和发行债券等的收入。

由于票房所占比重很低,因此,林肯中心制定票价时,主要考虑观众的文化消费承受能力,一场芭蕾舞剧或一场音乐会的票价,一般不超过100美元。而在国内,制定票价却主要依据演出成本。国内演出商都知道“两个7折”的计算法:如一场演出成本为50万元,演出商就按7成上座率、7折票款回收来计算,票面价值必须定到100万元以上,保本才比较保险。如果一个剧场有1000个座位,那么平均每个座位的票价就是1000元,最高票价定到1680元,也就不足为奇了。

演出,“赢”在票房之外?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演出,“赢”在票房之外?》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演出,“赢”在票房之外?》点赞!
精彩图文
简析郭任远作品的和声手法
简析郭任远作…
浅谈音乐教师之教学能力
浅谈音乐教师…
电影本体论的终结
电影本体论的…
谢安琪现象:上位靠社会 港乐正巨变
谢安琪现象:…
杜卡 摄影收藏——艺术品收藏中的“原始股”
杜卡 摄影收…
向左转,向右转——关于歌手转型的分析报告
向左转,向右…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