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龙门飞甲》的心情,就好像看到一个天真的男孩背着玩具宝剑对你说,他相信山里有神仙和宝藏,相信好人背一把剑能拯救天下。而徐克这个男孩其实已经60岁了。
边关之地叫龙门,龙门有间客栈。这间江湖黑店的老黄历要追溯到1967年,那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客栈这片方寸之地,在局限的空间里展开它最温暖也最复杂的光谱,在老派文人的心里,客栈承载了乱世里的慰藉:当外部世界的价值观崩塌以后,人们怀念的旧秩序能在客栈这方孤岛里短暂重建。
然而,这是胡金铨的梦,并不是徐克的。虽然《新龙门客栈》是直接受惠于胡金铨,但徐克显然不是诗意武侠的传承人。他对这世界的看法,始终更多一分孩子气的无畏和乐观,相信“善意”,相信好人,相信“侠以武犯禁”在道德上的合理正当。他电影里最深入人心的角色应该是“黄飞鸿”,有抱负,有担当,感情又格外迟钝,其实是个大孩子。
铺垫这么多,无非想说,《龙门飞甲》是别来无恙的徐克。徐克喜欢的演员,要一张长不大的娃娃脸,主演里周迅、陈坤和范晓萱都是圈中出名的“童颜”,哪怕快到知天命年纪的李连杰,五官还是孩子气的。李连杰已经一脸风霜,说出来的台词仍然天真得让人唏嘘:如果好人多一点,这世道会好起来。类似的“道义论”我们自《黄飞鸿》后在徐克的电影里听过很多回了。电影里女人一律飒爽泼辣,有着雌雄同体的吸引力,男人则磨磨唧唧,犹豫摇摆,这又是徐克一贯的特色了,回想当年《刀马旦》里的林青霞能让女人都爱她。把女人想象得如此尽善尽美,这是男小孩才有的心态。还有他执著的命题——寻宝和地下城,带着奇幻和探险的色彩,独立于日常之外,这分明是《童年》唱过的梦:心里有支宝剑,想象着山里的神仙和宝藏。
至于故事,唉哟,救世大侠、痴情姑娘、宫廷阴谋和大漠寻宝搅合在一起的一锅杂烩,好比一个满脑子狂想的顽童对着你满嘴跑火车。事实证明,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并不随年龄增长成正比例改善,叙事从来是徐克的软肋,他的电影,一向“人”比“事”精彩,你能想象《黄飞鸿》没了李连杰、《刀马旦》没了林青霞、《新龙门客栈》没了张曼玉么?
这也就是《龙门飞甲》的一声叹息了。徐克最会耍的技术仍然是一等一的,他的幽默和慧黠也还在,但时间成全了一部分传奇也带走了很多东西。即便男主角找回了他最中意的李连杰,而他们毕竟都老了。戏里3年,戏外20年白驹过隙,连做导演的都不敢让老板娘再顶着“金镶玉”这个名字,我们还能较真什么,终究,这江湖不是昨日的江湖,这客栈不是曾经的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