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新闻传播

高校广电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

收录:2005-5-13  作者:刘超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154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刘超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提要:

媒体资源在在高校深化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随着高校新闻媒体的发展,校园媒体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日趋突出,本文从广电媒体的现状及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着笔,撷取校园媒体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说明,旨在提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使高校广电媒体资源优化重组,合理配置,提高综合效率。

关键词: 高校 媒体 资源 广播 电视

一. 高校校园广电媒体的现状及特点

(一)广播

校园广播是最早出现的校园媒体之一,是校园宣传工作的主体之一,其主要影响力集中在学生方面。高校广播的传播具有针对性强,受众集中,节目精而多样化,非商业化运作的特征。不论是短波传送还是户外音箱放播,现场或录制,它的传播范围仅限于校区内,节目多由爱好广播的同学在业余时间完成,所以不可能具有社会广播的多重,复杂的特征。这恰好形成了高校广播操作简便,内容单纯的鲜明特点。同时,广播本身具有简短,快捷的优势,且时效性强。而且,它接收方便,是唯一一种不影响受众其他活动的传播形式。因此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曾是校园新闻传播的主体。目前,大多数高校有线广播一般安排在学生校园文体活动比较集中的时段播出。能够拥有较大的受众群。但是由于管理和体制方面遗留的问题使得校园广播比较松散。同时,由于设备落后。播放效果差和节目枯燥,又受到报纸,互联网,电视等媒体的冲击,校园广播的发展面临诸如受众减少,影响力降低等困难。

(二)电视

校园电视台的出现,使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大增强,同时由于校园新闻和其他校园节目与广大师生的贴近性,本应取得较好的影响,应该成为广大师生愿意看,喜欢看的校园媒体形式,且目前多数高校的有线电视节目以新闻和热点或专题节目为主,每周播放1—2次,并有重播。但实际情况却不然。由于各高校对电视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同,管理体制有差异。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内容,形式上,随意性较大,电视媒体的长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电视媒体的发展面临缺少资金,内容单调,乏味,传播受限等困难。

二. 存在问题

(一)定位

校广播与电视台的定位直接受到其受众来源,是其建台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作为国内高校改革之先的北京大学,其电视台的定位中有一条就是“联系学校与师生的纽带,丰富文化生活”,这当然引导电视台节目制作既要满足校方要求,又要合乎学生口味。而湖南大学宣传部的态度是:电视台的定位是面向教育职工,这就不难解释好多学生埋怨电视台“自娱自乐”的原因了。广播的定位则是多数高校均比较一致的,就是以学生为受众主体。我所了解的诸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大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其节目由几档到十几、二十档不等,但大多数节目是面向学生而且有些节目还是互动性的,增加了听众的参与。但是,无论电视台还是广播站都是校党委宣传部下属单位,这也决定他们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在“宣传”二字,宣传本没错,但是有些高校媒体单纯地进行正面的“硬新闻”式的宣传,以至影响了观(听)众的兴趣,据调查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没有看到过校园电视台的节目,并表示对那些宣传片子不感兴趣。

(二)资金

高校广电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 共有7页,您还有6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7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高校广电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高校广电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点赞!
精彩图文
电视、象征资本及其在一个特定社区中的实践——独乡个案之田野研究
电视、象征资…
符号学VS新闻学
符号学VS新…
政治博客的民主维度考量
政治博客的民…
电视频道跨媒体整合传播与立体视觉传播效果框架构想
电视频道跨媒…
1998-2008:艾滋谣言在互联网上的演变与传播分析
1998-2…
中国大陆院校广告教育的历史走向
中国大陆院校…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