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非非女诗人秘事

收录:2012-2-18  作者:翟永明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1055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翟永明评论集  

那天,一众新老非非女诗人,在白夜商谈成立“女书诗社”的事。小安来前,已喝了几杯酒,在白夜,又喝了几杯,一下激动起来。她再三说要动手写评论女诗人的文章。小安每每喝酒后,表达就比较淋漓酣畅,她说:“我们就是要极端一点,就是要提女权二字”。她想了一下,又说:“我们女诗人自己来写诗评,男诗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过女诗人的作品,我来写,我一定会写得很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小安并没有象许多男性批评家解读的那样;认为她的写作是超越性别的。

白夜,那天还有好几个女诗人:张凤霞、陈小繁。她们倡议成立一个女性诗社,并注册博客,大家都上去发表作品和评论。我说:“据我以白夜俱乐部的失败经验来看,刚开始大家都热情高涨,恐怕过几个月,就都懒得去更新了,起码我就是这样的。”小安,刘涛齐说不会。我想:千万别是喝了酒之后的又一道下酒菜,按女诗人疏懒、散漫、又都家务缠身的状况,全力投入是很难的。

但是,几天之后,刘涛给我发来了短信:“女书诗社”正式成立。我后来上网去过几次,果然,小安写下了她的简短、有力、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诗评。刘涛也在上面展示了她的新作。读到杨萍和陈小繁关于非非往事的散文,让我深深感动。而张凤霞、马兰和的作品,也都显出与前辈女诗人不同的风格和观念。正是与女书诗社的接触和了解,让我动手写下这篇文章和编出这本专辑。以期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部份被遮蔽已久的女诗人的作品。由于在女书诗社看到了刘涛的侄女和学生的几首诗,让我非常欣喜,在诗歌日益边缘化的今天,还有新生一代,继续热爱诗歌。由此我也编选了她们的两首诗。

我一直觉得诗歌无派。如果真有,那女诗人算是一派。尽管有时候因为身边的男人们的影响,她们偶尔会加入某些群体。尽管因为表现手段的不同,她们对诗歌的看法有分歧;但是,因为天性中的恬淡、随意,对诗歌本身的热爱和虔诚;使女性不会真正去为诗歌之外的东西,争斗吵闹。而女性在写作中“惺惺相惜”的心灵沟通,使相互间的理解和认同,超越了那些充满硝烟的文学派别之争,也使她们的创作生命力,绵延悠长。

注1:引自何小竹《我与非非》。

注2:引自刘波《被遮蔽的童话之美》。

附录:女书诗社博客:http://blog.sina.com.cn/nvshushishe

【来源:翼·女性诗歌论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页次:3/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