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美术频道[资讯专题]徐冰
文章数:36 浏览:1445 今日:1  发布信息 内容纠错 机构合作
百度分享
徐冰专题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徐冰资讯专题。有关徐冰的新闻事件、言论、热点和评论等的专题资讯合辑,侧重鉴定、拍卖和收藏信息。
胡赳赳vs徐冰:心怀鸟胎(关于《凤凰》)
胡赳赳vs徐…
徐冰:我与这些小画
徐冰:我与这…
徐冰借光“画”中国山水
徐冰借光“画…
徐冰《烟草计划3:里士满》在美国展出
徐冰《烟草计…
徐冰:关于现代艺术及教育问题的一封信
徐冰:关于现…
徐冰:东方纸的美意 见纸如见美人
徐冰:东方纸…
徐冰: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
徐冰:我们用…
 ※ [图]徐冰:当代水墨的提法是一个死结 (广州日报,2015-3-16,469)

作为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各自之间没有明显的风格承袭,似乎永远不按常理出牌。2014年,他在台北首办个人回顾展,22件代表性作品,看起来是如此异彩纷呈,这当中,究竟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徐冰又是如...

 ※ 徐冰带中国公共艺术入纽约 (新京报,2015-1-30,135)

前日,“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纽约系列活动在中央美术学院发布,徐冰、许江、吕胜中、展望等,将春节民俗内容扩展成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和创意设计产品,来自中国的春节灯光装置、公共艺术作品、焰火晚会等将登陆纽约帝国大厦等地标性建筑。发布会现场邀请了多...

 ※ [图]徐冰:邻居赵伯伯 (iArt,2015-1-6,255)

赵宝煦(1922-2012),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20世纪50-80年代住中关园平房63号。徐冰,北京大学历史系原总支书记徐华民之子,曾住中关园平房56号。 赵宝煦先生比我父亲长三岁,我叫他赵伯伯。 我家和赵家是中关园的邻居。中关园是一...

 ☆ [图]徐冰:“让大众看不懂”成了当代艺术一大标签 (中国文化,2014-12-3,398)

欣赏中国当代艺术,观众大都直呼“看不懂”,而至于“看不懂”的原因,一贯的解释是观众的欣赏能力有限,或思想深度不够超前云云。然而,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近日则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当代艺术家欲摆脱工匠身份获得哲学家资格,但自身思想并非深刻,最后变...

 ※ 徐冰忆插队岁月 (中国文化,2014-11-27,309)

原标题:徐冰:我的插队岁月 1972年邓小平复职,一小部分人恢复上高中。由于北大附中需要一个会美工的人,就把我(徐冰)留下上高中。高中毕业时,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23中的红卫兵给团中央写信,要求与工农划等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们选择了北...

 ※ [图]徐冰:我的插队岁月 (空白诗社,2014-11-21,633)

大约1974年,徐冰在花盆公社 1972年邓小平复职,一小部分人恢复上高中。由于北大附中需要一个会美工的人,就把我留下上高中。高中毕业时,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23中的红卫兵给团中央写信,要求与工农划等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们选择了北京最...


 ※ [图]徐冰荣获美国国务院(AIE)颁发艺术勋章 (北京文艺,2014-11-11,155)

近日,有消息称,徐冰位于纽约的工作室于9月29日接到了美国国务院“使馆艺术办公室”(Art in Embassies,简称AIE)的通知,称徐冰获得了2015年美国国务院颁发的艺术勋章,并将于2015年1月21日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务院“本...

 ※ [图]徐冰质疑当代艺术“胡作非为”观众背上不懂罪名 (雅昌艺术,2014-11-4,249)

近日,一篇反思与质疑当代艺术的文章在网上被多次转载,其中刊登了徐冰对当代艺术的几点看法,其犀利的言辞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甚至有网友转发评论点赞:徐冰终于说真话了。 观点如下: 1.我曾经对当代艺术极有兴趣,并虔诚地接受这个系统的洗礼,积极地...

 ※ [图]胡赳赳vs徐冰:心怀鸟胎(关于《凤凰》) (iArt,2014-10-30,1543)

一、 符号与材料 越是使用大家最忽略和最熟悉、最视而不见的材料,就越会对人的思维和惯性有刺激和触碰。而符号性非常强的东西,在于它的难度,总是有一个50%和51%的较量,你没有那个“1“,就驱驾不了这个符号。 胡:上午去工厂看了凤凰的装卸,细...

 ※ [图]徐冰:东方纸的美意 见纸如见美人 (活字文化,2014-10-29,358)

徐冰在大兴寒营乡古籍印刷厂(1987年) 纸是谁发明的,就像人是从哪来的一样,一直有争论,这争论是由于对纸的定义有分歧。纸被人类所造,但其千姿百态却让创造它的人类不知道怎么界定它。从小老师就说,纸是汉代蔡伦发明的,但我们长大了,考古又发现了...

 ※ [图]徐冰:关于现代艺术及教育问题的一封信 (艺术商业,2014-9-22,901)

××先生,你好! 收到你的Email。你信中涉及到的,都是很具体,又要命的问题,说“要命”是因为如果顺着你的问题想进去,就会发现,你的问题都是相当难回答,但又是一些值得去费脑子的问题。平时在工作室忙于具体的“艺术”,...

 ※ [图]徐冰的艺术:文字是可以‘玩’的” (艺术当代,2014-8-6,354)

《鬼打墙》 《背后的故事》 徐冰(1955年生)回忆自己在幼年时期,母亲因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工作繁忙,经常将他“关”在书库里。或因此故,他日后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内容却一直与“书”有着不解之缘。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官方厉行文字...


 ※ [图]徐冰《桃花源》进入查特斯沃思庄园 (hi艺术,2014-7-9,281)

海马喷泉暂时让位于徐冰的大型装置作品《桃花源》Photo: Michael Smith/Guzelian 这个夏天,查特斯沃思庄园的景色将变得不太一样,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作品会安居于此,替代其中一个地标性景观。德文郡公爵的德比郡庄园南草坪...

 ※ [图]徐冰:关注当代生活 随生活变迁而变 (艺典中国,2014-7-3,301)

旅居美国十年之余的徐冰现居北京,这位中国出生的艺术家现在是中央美院副院长。他的作品以版画、装置艺术闻名,同样使他艺术独树一帜的还有他对语言以及语言对于人类自我表达的影响之探索。徐冰的早期装置艺术作品《天书》中,他创造了4000个字体,将它们...

 ※ [图]徐冰借光“画”中国山水 (新京报,2014-5-29,403)

从正面看,徐冰的作品像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但是从背面(下图)看,则是用干枯植物、麻丝等现成物组成的。 透过磨砂玻璃,观众可见的是东方韵味的“水墨”山水画,而画作背面则是干枯植物、麻丝、纸张、编织袋等构成,徐冰延续了10年的系列“背后的故事”...

 ※ [图]徐冰:艺术没法教 (芭莎艺术,2014-4-21,217)

王雷《手织手纸NO.2》 在中国之外基本不用“实验艺术”的说法,因为艺术本来就是在实验的逻辑中延展的。今天,中国被“提前”放到全球时空关系的焦点上,这关系前所未有且错综复杂、敏感多样。中国正处在对焦的过程中,这使中国成为最具实验性的地方,就...

 ※ [图]徐冰作品凤凰亮相纽约 被赋予更深远涵义 (纽约时报,2014-2-20,396)

徐冰 凤凰 不久前的一个冬日下午,一个八人小组为两尊鸟儿纪念雕塑完成了最后的修饰工作,它们被悬挂在晨边高地圣约翰主教座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 John the Divine)宏伟的正厅之中。这两只凤凰在距离地面2...

 ※ [图]徐冰亚洲首度大型回顾展25日台北开幕 (北京文艺,2014-1-23,260)

《天书》 上周六,央视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请来了国际著名当代艺术家、中央美院副院长徐冰先生,当晚徐冰也是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三十多年来的艺术创作体会心得。后天,台北市立美术馆将为这位国际当代艺术家主办亚洲地区首度大型个展《徐冰:回顾展》,并...


 ※ 徐冰央视大谈创造力: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新浪历史,2014-1-22,318)

1月18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开讲啦》节目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进行关于人类创造力的演讲,他讲述了自己在这几十年创作中的感悟,他认为艺术来自于对于社会的敏感以及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 大家好: 我是艺术家,当然这就涉及到创造力,所...

过去两年中,中国先锋当代艺术家徐冰收集精选了北京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来自建筑工地的废料,并把它们转化成为迄今为止他最大规模并意义深远的装置项目“凤凰”(2008-2010)。这项工艺巧思的杰作“凤凰”由雄性的“凤”和雌性的“凰”中国神话...

 ※ [图]徐冰:我与这些小画 (北京文艺,2013-12-11,383)

选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木刻小品,是我在1978年至1983年间创作的。我的创作 是从这样的小画开始的。当我第一次虔心地表现这个世界时,生活中那些平淡的事物则吸引了我。这出于我的性格及生活,也出于我最初对美的理解。1981年我曾为这些小画写过一篇...

 ※ [图]徐冰: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 (CAFA,2013-11-26,409)

2013年11月19日下午六点半,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学习实践部承办的直面名师系列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先生。讲座主要是围绕徐冰先生个人的创作经历和具体作品...

 ※ [图]《心有灵犀》——徐冰研究生作品展亮相台湾 (艺术中国,2013-7-9,468)

160; 2013年7月6日,台北诚品画廊精心筹备的《心有灵犀》——徐冰研究生作品展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教授策划。参展艺术家均为徐冰在中央美术学院的硕博士研究生,这些艺术家包括:孔希、伍琳、朴美丽、耿雪、张...

 ※ 徐冰作品市场走势浅析 (中国文化,2013-5-27,377)

相比多数艺术家的特立独行,徐冰是一个相当谦和友好的人。他说话平和低沉,如果不是脸上那副像账房先生的黑框圆眼镜以及长及肩部的卷发,他的艺术家特性并不十分明显。 徐冰祖籍浙江温岭,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版画系,1981年毕...


 ※ [图]徐冰、方力钧等领军当代 (新京报,2013-5-9,448)

张羽新作《水墨,仪式……》呈现了水墨的当代性。 宋冬用《抚摸父亲》的装置作品表达对父亲的爱。 徐冰、方力钧、曾梵志、周春芽……他们的名字都曾出现在“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榜单中,而他们的集体亮相则显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在过去的成就。近...

 ※ [图]徐冰《地书》以650万落槌 (99艺术,2012-6-24,578)

徐冰《地书》 今年春拍众拍行都施展了不同的征集策略,但却不约而同地推层出新,有“江南油画第一拍”的上海泓盛今年不仅在长三角火了一把,并且在全国多地的巡展中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而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徐冰的《地书》。 早在今年的“艺术北京”中,徐...

 ※ 徐冰和他的《地书》:用标识符号讲故事 (《中国经,2012-6-20,387)

二十多年前,艺术家徐冰花了四年时间做了一本《天书》,那是一本没有人能读懂的书:他亲手刻制了4000多个似是而非、根本不存在的“假汉字”,然后用活字印刷术制作成书。 现在,徐冰又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了一本《地书》,全书没有一个文字,全部由各类标...

 ※ [图]徐冰地书起建巴别塔 对创作自述无能为力 (东方早报,2012-4-23,500)

徐冰作品《地书》(局部) 堆砌的图书《地书:从点到点》 当代艺术家徐冰写了一本名为《地书》的“小说”,叙述“黑先生”一天的日常生活。这是一本从封面到版权页,没有使用一个传统文字的读物,也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不管是哪种文化背景...

 ※ [图]徐冰《烟草计划3:里士满》在美国展出 (中央美术,2011-11-28,726)

近日,徐冰教授作品《烟草计划-3:里士满》正在美国里士满的弗吉尼亚美术馆展出。展览由John B. Ravenal策划,作品不仅包含了以往《烟草计划》的全部作品,更加入新作《烟立方》、艺术家手制书《Backbone》(脊骨)、《1st Cl...

 ※ 徐冰刘小东谈中国当代艺术 (新华网,2011-11-21,395)

“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在我面前,他们直接影响着我。”对画家刘小东而言,艺术创作的方式有很多种,他选择直接参与世界的生活。 在首届中美文化艺术论坛上,徐冰和刘小东在谈及各自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看法时,虽然观点各有千秋,却不约而同都指向变动中的中国。...


 ※ [图]徐冰之《天书》将开展 (2011-8-17,643)

大英博物馆计划将收藏的徐冰著的《天书》开展,但具体时间还为出台公布。该参展作品是木板印刷的书籍,线装订的四册纸本水墨,置于了胡桃木盒中。 全套的《天书》是一部室内装置作品。它是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受评论最多的作品之一,也是已出版的最佳的中国当...

 ※ [图]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徐冰、左小祖咒当选 (东方早报,2011-6-30,443)

这20位获奖者,在中国发生最大变化的过去十年,都成为各自文化领域的领导者之一。独立、自由、责任、担当……这些是他们昨天在接过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时发言的关键词,也是他们过去十年工作的关键词。 文化中国十年人物 郎朗、西川、张永和...

 ※ [图]徐冰对传统与当代的独到见解 (2011-6-27,472)

作者:马俊 徐冰认为,传统,不是博物馆橱窗里的文物。新文化运动、红色革命、“文革”、改革开放,甚至今天席卷全球的商业文明,其实都是正在左右着当下一切的我们的“传统”。传统是复杂的、泛化的、充满不确定性的。 徐冰用自己的创作经历,对上海博物馆...

 ※ [图]光影的秘密——徐冰作品展 (2011-6-9,370)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幅中国画引发了无数灵感,当代艺术家徐冰大师向我们展示了他在阴影和灯光集装箱里发现的的秘密。 徐冰的这个艺术品高近5米,是由大麻纤维、干燥植物,玉米的外壳,揉皱的纸和一些碎片做成的放置在一个背光屏幕上。从正面看,这个艺术品看...

 ※ [图]徐冰等展“处女作”回望青春 (新京报,2010-1-21,464)

十位艺术家展出二十岁时创作作品,回顾当代艺术发展历程 徐冰等展“处女作”回望青春 徐冰、隋建国、周春芽如今都已经成为国内的一线艺术家,但他们二十岁时的艺术梦想又是什么?昨日,一场名为“观照:十个中国艺术家与他们的二十岁”的展览在北京角度画廊...

 ※ [图]徐冰的《木林森》:环保还是艺术? (2008-10-22,592)

徐冰《木林森》 1991年,大多艺术家还不知道观念艺术为何。徐冰用四千多个手工刻制的活字版、几百册巨大线装书、经卷式滚轴长卷铺天盖地设置成了《天书》。此《书》在全球各大洲展出的次数和世界范围的关注度都创造了神话。 1999 年,很多人膜拜参...


36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36篇文章/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