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年莫高窟仍保存完整系敦煌独特气候条件 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丝绸路上的气候变迁——2014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连日来对敦煌莫高窟进行考察发现,莫高窟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能相对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得益于敦煌独特的气候条件。 根据气...
7月30日,敦煌研究院举行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莫高窟景区新的参观模式和流程。根据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将于8月1日对外开放。数字展示中心投入使用后,将使以往游客只有进窟参观2小时左右的单一游览模式,改...
原标题:敦煌研究院辟谣:莫高窟实体洞窟永远对公众开放 7月30日,游客参观敦煌莫高窟。每年七、八、九月,莫高窟日游客接待量经常达到六七千人次甚至更多。近几年,黄金周长假期间的游客数量,更是严重超出遗址本身所能承载的极限。2014年8月1日起...
原标题: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放 可全方位展现洞窟 敦煌研究院30日举行的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新闻发布会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将于8月1日对外开放。 数字展示中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展示手段,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
敦煌莫高窟已经走过了1000多年的岁月,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对其珍贵的彩塑和壁画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迫在眉睫。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如何破解游客参观洞窟与文物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上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
敦煌研究院日前对外发布消息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此前称“莫高窟游客中心”)将于今年8月1日对外开放,届时敦煌莫高窟将实施数字展示中心和莫高窟相结合的全新参观模式,游客必须提前预约才能参观。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萍...
原标题:千年古绢画重回敦煌 不空绢索观音菩萨图 绢画是以丝织品为介质,采用天然的绘画原料,运用传统技法绘制而成的艺术品,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绢画。 敦煌自丝绸之路开辟以来,便成为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汇地,...
原标题:86幅仿真敦煌画卷亮相西安:真实记录唐代人生活 敦煌古画复制品吸引大学生驻足观赏 记者 尚洪涛 摄 昨日,千载虔诚丝路沉香——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画作复制作品展首次亮相西安美术学院西部美术馆。86幅带着久远岁月气息的画卷,真实记录着唐...
原标题:敦煌藏经洞文献:古代学术的海洋 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 第320窟四飞天 被称为藏经洞的莫高窟17窟 第61窟五台山图副本(局部) 北宋酒账单 胡人牵驼砖 浙江美术馆和敦煌研究院共同举办“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前不久在浙江美术馆...
原标题:敦煌之恋 樊锦诗 作者陈瑞仪(左)与樊锦诗 樊锦诗在莫高窟 樊锦诗,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九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一九七七年任副所长,一九八四年八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一九九八年四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一九八八年...
展览现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风光旖旎的西北地区孕育了雄伟的敦煌石窟文化。敦煌石窟艺术,绵延千年,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其艺术形式既继承了本土汉晋艺术传统,又不断接受、融合域外印度、中亚、西亚的艺术风格,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艺术与西域艺术往来...
原标题:延续千年的北京的敦煌 地宫内的石经 编者按:2013年6月,北京考古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唐朝幽州节度使刘济墓被发掘出土。一时间,刘济墓成为各大搜索引擎中最火爆的关键词,人们不仅期待关于该墓的几大谜团尽早水落石出,更热衷于谈论刘济、刘...
原标题:延续千年的“北京的敦煌” (一) (二) (三) (四) (五) 本报记者 杜洁芳/文 喻非卿/图 图一:洞窟都以石塞炉熔铁锢封,并留有通风口 图二:静琬亲自镌刻的石经藏于雷音洞中 图三:洞窟凿于石经山陡峭山崖中 图四:云居寺藏经地...
原标题:敦煌保护:重要的是传承 几百年前,流离失所的王道士来到甘肃敦煌莫高窟准备安度此生,没想到一个偶然的发现却使一座承载上千年文化的石窟向世人掀起了神秘的面纱。在之后的几百年岁月里,敦煌石窟经受了屈辱,重塑了生命,在一代又一代敦煌文化保护...
“文化不只是钱!”昨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我们的敦煌”国际文化沙龙上,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如是说。 “我们的敦煌”国际文化沙龙由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美国敦煌保护基金会、敦煌研究院、敦煌基金会主办。樊锦诗坦承,保护敦煌,除了钱,目前她遇到的最...
原标题:樊锦诗:敦煌保护不只是钱 “文化不只是钱!”昨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我们的敦煌”国际文化沙龙上,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如是说。 “我们的敦煌”国际文化沙龙由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美国敦煌保护基金会、敦煌研究院、敦煌基金会主办。樊锦诗坦承...
原标题:汉简记载汉代敦煌一带就有沙尘暴出现 甘肃省出土的汉简中记载,现在每年春季已经司空见惯的沙尘暴,其实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近日在甘肃金塔县召开的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汉简进行了研讨。 “敦煌地区出...
悬泉置汉简 20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使人们知道了汉代重要邮驿站——敦煌悬泉置遗址的存在,为了更好地保护它,这处遗址当年被就地回填,并没能使更多的人一睹其真容。近日,为了配合丝绸之路申遗,甘肃省有关部门将组织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文物主题展。随着布...
香港一媒体记者宋寅在甘肃省瓜州县东千佛洞的石窟壁画上题字留名一事,近日被曝光。昨天,瓜州县文物局向全国人民道歉并表示,保留对事件及相关人员责任的调查追究权利。文汇报社社长王树成昨晚发微博表示,宋寅2002年已被报社除名,对其有辱报格之行为表...
为保护因雨水侵蚀而“受伤”的九层楼,敦煌莫高窟96窟内的第一大佛已暂停对外开放。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记者看到,昔日巍峨壮观的九层楼已被外围搭起的脚手架和防护网所包围,只有高耸的顶端露在外面,保护人员正在对木构窟檐建筑病害...
众艺术家在敦煌莫高窟合影 朝圣敦煌采灿烂历史文化遗风 ——“大美甘肃·中国当代书画家陇上行‘敦煌朝圣’采风”第三日掠影 今日是“大美甘肃·中国当代书画家陇上行之敦煌朝圣” 采风行程的最重要的一天。以清华大学教授刘怀勇...
甘肃19日召开“敦煌画派工作会议”,启动“敦煌画派”文化工程,建设美术特色强省,打造“中国西部文化”。 “敦煌画派”是甘肃美术事业的新概念,是一项继承敦煌石窟艺术体系、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彩陶文明和多民族文化传统,从而开宗立派的一个文化建设工...
“10年前,只是把这作为自己喜爱且能谋生的一种尝试,不料如今不仅成为传播敦煌文化的新载体,且有一两百人在为此忙碌。”一个阳光明媚的初春午后,敦煌市艺术雕刻协会副会长王佳林在敦煌繁华的沙洲市场一间不大的工作室里,向中新社记者讲述着敦煌板画“意...
9月30日上午,“敦煌华彩·美术作品展”在甘肃画院开展。 “敦煌华彩·美术作品展”是甘肃画院贯彻我省关于打造“敦煌画派”美术创作工程战略构想以来,实施“朝圣·敦煌”系列活动的部分写生、临摹作品展示,是甘肃画院“2012年莫高窟·朝圣”活动的...
记者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获悉,《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全约100册-120册)首批成果近日由该社出版,今后将以每年1辑-2辑的速度,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整套图书的出版,英藏1.4万号敦煌遗书也将首次完整面世,其中后6000多号是首次公...
艺兰斋珍藏有两件敦煌手卷,一卷为北魏时期的由东阳王元荣捐资抄录的《大智度论》。另一卷为唐人双面手抄卷。根据敦煌学研究学者、南京师范大学黄征教授的考证,这卷双面手抄卷,其中一面应为《释肇断序抄义(以下简称《释肇序》)失题残卷,而另一面抄写的则...
9件从敦煌石窟密室流散出来的珍贵手抄经文——敦煌遗书,7日在湖南省图书馆甫一与观众见面,立即引发轰动。 敦煌遗书是5至11世纪古写本及印本,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一个叫王圆篆的道士在莫高窟一藏经洞内发现,据查有5万件以上,涉及宗教典...
敦煌研究院1月22日发布消息称,知名敦煌学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21日17时在兰州逝世,享年95岁。 段文杰出生于四川绵阳。1941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师从吕凤子、潘天寿、林风眠、陈之佛、李可染、邓白...
入档理由 经过多次磋商,四川博物院同意将珍藏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45幅送到三峡博物馆———《绚丽佛韵———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将于明年1月开展。 鲜为人知的是,此次将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回到娘家。1944年3月和5月,张大千将历经两...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雄踞西域咽喉之地。在人类文化史的坐标系上,敦煌堪与长安、罗马、耶路撒冷等名城并肩争辉。由于在欧亚文明互动,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敦煌成为世界文明史的关键地标。在其境内星罗棋布的文化遗...
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大量文献流失海外,其中,约有一万件藏文文献。 这些藏文文献正以图版形式陆续在中国出版。 该研究所藏学专家才让表示,《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现已出版十册,总量预计十五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现已完成两册的目录编撰工作...
日前,武汉市总工会和琴台管理处在编撰《琴台雅集》一书时,收入一幅创作于魏晋时期的敦煌画作“伯牙抚琴图”。据悉,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以知音故事为题材的古代图画,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 记者翻阅即将出版的《琴台雅集》清样,看到了这幅“伯牙抚琴图...
22日,“丝路放歌 情系奥运——敦煌艺术大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展览至10月19日结束。 本次展览由天津博物馆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展出面积2200多平方米。 展览内容包括6个敦煌石窟复制洞窟、10尊敦煌彩塑复制品、一组中心塔柱佛龛、50幅...
昨日,正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吸引众多中外参观者,该展由中国美术馆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敦煌研究院为此次展览提供了丰富的展品,包括敦煌石窟复制洞窟10个、敦煌石窟彩塑复制品11尊、敦煌石窟壁画临本120幅、敦煌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