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
胡也频与丁玲 一 二○一一年年初的一天下午,我在新建的福州市乌山西路路口乌山公园,无意间看见正在修缮中的胡也频故居,位置就在公园入口处的右侧(南门兜西面)。胡也频故居我原是拜访过的,那是一座福州风格...
一 三十年代初,我在保定读高中,那里有个秘密印刷厂,专翻印革命书籍,丁玲的早期小说也在内,我读了一些,她是革命作家,又是女作家,这是容易得到年轻人的崇拜的。过了二年,我在北平流浪,有一次在地摊上买了几期《北斗...
现代著名女作家丁玲一生两度入狱、几番沉浮的坎坷经历常令人扼腕唏嘘,而伴随作家一生,给她带来欢欣与愁苦、幸福与磨难的四次婚恋情感历程也值得我们去追思…… 纯洁之爱,漂泊者的际遇 1921年隆冬,湘西常德。17岁的...
虹口区有条东西走向、仅十几个门牌、现为服装市场的昆山花园路。七号是幢三楼带部分四楼联结式的红砖洋房,门口挂有一块“丁玲寓所”的铜牌。丁玲在此创作了短篇小说《奔》、散文《我的创作生活》,并和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九人发...
1980年10月14日,宋庆龄在她的北京寓所设家宴款待美国朋友伊罗生,丁玲、茅盾、赵朴初等都应邀参加。下午5时,当宋庆龄进入餐厅与客人一起就座时,丁玲突然激动起来,急步趋前抱住宋庆龄,泣不成声地说:“敬爱的孙夫...
丁玲(1904-1986)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也是最典型的延安文人。丁玲是个有着火一样性情的新式女性。早在中学时代为反抗封建婚姻,她离开了湘西那个像《红楼梦》中贾府一般的家,“作为一个流放的叛徒,到上海去”。...
得雨:意外地在《今晚报》上读到了你《记丁玲在文讲所第二期的辅导谈话》的稿子,想为你请功(只是一时不知向谁去请)。丁玲那次讲话对我们那批人有很大影响,你的记录对当代文学史研究极有价值,很可能是孤品。因为那天丁玲来...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像在长江上行船,从四川到上海,中 间要碰到多少礁石险滩……我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丁玲 1978年2月,漫天飞雪…… 我们来到文化部招待所,拜访使我们悬念的丁玲。踩着厚厚的积雪,令人想...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安福县西乡黑胡子冲村(今临澧县佘市镇高丰村)。丁玲一生富于传奇色彩。早期追求个性人生,最终走向领导的事业。其文学创作也由最初的单纯抒写个人苦闷逐步转向描...
原名蒋伟,字冰之。女。湖南临澧人。中共党员。上海大学中文系毕业。1928年以《莎菲女士的日记》成名。1930年加入左联,主编《北斗》,任左联党团书记。1936年到达陕北后,任苏区中国文协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
个性主义者的人生追求 丁玲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她后来成了革命作家,之前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者。早年她曾有两次靠近和加入左翼队伍的机会:她的母亲是中共女革命家向警予的结拜姊妹,她的“闺蜜”王...
丁玲[女](1904.10.12—1986.3.4)原名蒋冰之,湖南临灃(原安福县)人。父亲早丧,幼年随母亲在舅父家寄居。中学时代接触民主革命,17岁离开故乡赴上海,入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校、上海大学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