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历史将永远记住那个黑色的日子:1864年5月31日(俄历19日)!沙皇俄国京城圣·彼得堡的梅特宁广场。天色阴暗,细雨迷茫。广场的中央搭起一座行刑平台。台上竖立着一根粗大的黑色木柱,柱上的铁链闪着冷光。广场周围有...
1. 拳拳慈母心尼古拉退学后,抓紧时间在家自学复习,为升大学做准备。同时,全家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是,儿子究竟到哪里上大学?是就近在喀山,还是到莫斯科或者京城彼得堡学习更好?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决定了的。经过几番...
1. 两位好朋友父母原以为,儿子天资超人,必定会引起学校领导的注意。母亲功名心切,不时直接写信追问:哪位教授特别留意她的儿子?虽然儿子回答,菲舍尔和卡托尔斯基对他表示赏识,但他自己并不很关心这些东西。不错,他本打算...
1. 我是革命党?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大学学习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学校开学,没有使他产生什么特别印象。还是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一头乱发的雷特金;温和谦虚的斯拉温斯基;结巴的奥尔洛夫;愚蠢到令人吃惊的扎列曼;马虎粗野的格拉...
1. 投稿碰壁记他写作得很勤奋,大学三年级开始向刊物投寄稿件。发表作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地在他心中躁动。他相信编辑部的大门会向他敞开。近一段时期,车尔尼雪夫斯基脑子里,一直在酝酿一个故事,构思逐渐成熟。内容是关于一...
1. 毕业回家乡在返回家乡探望父母的途中,车尔尼雪夫斯基有意在莫斯科逗留了两周。他特意去拜访克利延托夫一家。1846年他和母亲去彼得堡,路过这里时曾在克利延托夫家呆过。当时在亚历山德娜·格丽戈里耶芙娜的陪同下,他们...
1. 奇特的求婚1853年1月26日,车尔尼雪夫斯基应邀参加一位远房亲戚的命名日晚会。在晚会上,出现了一位他不认识的年轻姑娘。她活泼、爽朗、落落大方;有一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风采。别人告诉他,姑娘名叫奥莉佳·索克拉...
1. 初进编辑部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世时,车尔尼雪夫斯基已经在《现代人》编辑部站稳了脚跟,并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人》杂志是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在1836年创办的大型刊物。它在全国名气很大,影响很...
1. 编《军事文集》自从1857年杜勃罗留波夫加入《现代人》,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有可能抽出时间干点更重要的事情。1858年机会来了,军事科学院邀请他主编《军事文集》。我们记得,车尔尼雪夫斯基去萨拉托夫中学任教之前,曾...
1. 潮起又潮落1861年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废除农奴制法令,正式予以公布实施。果然被车尔尼雪夫斯基不幸言中——完全是一场大骗局。难怪沙皇在接见贵族代表时直言不讳:“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利...
1. 漫漫流放路官司一拖再拖,不放不判实在说不过去了。官方最后根据那些假证据作出如下的判决:“解职的九品文官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现年35岁,图谋颠覆现行制度,计划暴动,起草煽动性宣言《告农民的同情者向贵族统治下...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阿斯特拉罕被软禁了5年多。家人为把他转移到莫斯科或彼得堡不断奔走,因为在这两处有利于文学工作。可是当局坚持不予批准,直到1889年7月,才准许他迁回萨拉托夫。回故乡前不久,车尔尼雪夫斯基和他的出版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平大事年谱1828年6月24日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诞生于萨拉托夫。1836年12月进入萨拉托夫教会小学。1842年9月进入萨拉托夫教会中学。1846年5月到彼得堡。夏天被录取彼得堡大...
作品列表 怎么办 作者简介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俄语名为николайгавриловиччернышевски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述活动是多方面的,涉及哲学、经济学、美学、文学、社会学等各个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