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名家[专题]琼瑶
文章数:55 浏览:3684 今日:1  发布简历 推荐名家 内容纠错 机构合作
百度分享
琼瑶专辑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琼瑶的史传文章专辑。提供琼瑶的人物传记、趣事逸闻、生平简介、档案信息等文章和史料。
 ※ 《我的故事》二、四岁以前 (琼瑶,2012-3-28,1407)

从我出生,到我四岁,我一直住在成都。这段童稚的年龄,我几乎没有任何记忆了。所有的事,都是我“听”来的,小时的我,是个安静的、依人的、喜欢听大人谈话的孩子。据父母说,小时的我很“乖”,但是,非常害羞,怕见生人,家中一来...

 ※ 《我的故事》缘起 (琼瑶,2012-3-28,746)

一九八八年四月九日,我在离开故园三十九年以后的第一次,从台湾飞抵北京。展开了我为期四十天的大陆之行。关于我的大陆行,我另有一本书,名叫《剪不断的乡愁》,已经写过我的感触和经过,这儿就不再赘述。当我初抵北京,就有读...

 ※ 《我的故事》一、我出生 (琼瑶,2012-3-28,2544)

我的故事,开始在我出生以前。我必须先从我父母的故事说起。我父亲名叫陈致平,祖籍湖南衡阳,长大于北京。我母亲名叫袁行恕,祖籍江苏武进,也长大于北京。北京,可以说是我父母两个人的第二故乡,他们在这儿长大,在这儿相遇,在这...

 ※ 《我的故事》三、祖父和“兰芝堂” (琼瑶,2012-3-28,1312)

在我印象中,祖父是个很威严、很有气派的老人。祖父名叫陈墨西,他有五个兄弟,都住在老家衡阳县渣江镇的一栋祖屋“兰芝堂”里。祖父在家乡小有名气,他曾跟随孙中山先生,留学日本,参加北伐,足迹踏遍东南西北。祖父年轻时,一定是...

 ※ 《我的故事》四、小锦旗 (琼瑶,2012-3-28,754)

孩子的记忆力是很奇怪的,他们会忘记一些很重要的事,却记得一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在我印象里,与战争第一个有关连的记忆,是一面小锦旗。锦旗是父亲的一个同事送我的。一天,学校里开运动会,那些彩色缤纷的小锦旗,悬在操场中随风...

 ※ 《我的故事》五、在山沟里 (琼瑶,2012-3-28,1098)

接下来,日军大量的拥到了乡间,洗劫村落。他们所过之地,杀人放火,搜刮一空。据说,日本兵最恨知识分子,凡是搜到读书人,一概杀无赦。我们家,祖父、父亲和母亲都在教书,又都是积极的反日分子。平时在教室中,祖父和父母都不厌其...


 ※ 《我的故事》六、在柴房中 (琼瑶,2012-3-28,1630)

从山沟到柴房,这两个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之间到底隔了几天,还是一星期?我已经完全记不清楚。童年的记忆,往往只是一些片段的“面”,而不是一条清晰的“线”。只记得那些日子里,日军整日在乡间搜刮抢掠,杀人纵火之事,更是每个...

 ※ 《我的故事》七、“中国人” (琼瑶,2012-3-28,1312)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不知怎的,又和表叔一家分开了。父亲知道老佃农之处已不是藏身之地,事实上,整个衡阳县的境内几乎没有一块净土。我只记得,父母和祖父常彻夜商量,如何越过日军的封锁线,并且讨论又讨论,祖父是否和我们同行的问...

 ☆ 《我的故事》八、夜半,穿越火线 (琼瑶,2012-3-28,916)

终于到了那一夜。父母和祖父殷殷话别,我们孩子们一个个的吻别了祖父。门外,夜色深沉,天空中有几颗寒星,和一钩冷冷的月亮。乡下人都睡得早,这时早已入梦,四周鸡不鸣,犬不吠,寂静得令人心慌。院子里,我们白天雇用的两个挑夫正...

 ※ 《我的故事》九、曾连长 (琼瑶,2012-3-28,1102)

曾连长,那是我一生难忘的人物!曾连长,那是我们这一次逃难中,命运安排给我们的最大的奇迹!曾连长,如果我们没有遇到他,我们一家人的历史都必须改写!曾连长,曾连长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当我们穿出了日军的封锁线之后,眼见的是宽...

 ※ 《我的故事》十、骑马 (琼瑶,2012-3-28,1139)

和曾连长同行的那段日子,是令人刻骨难忘的。首先,曾连长发现母亲的脚跛了,父亲也步履蹒跚,他立即命令手下一位排长把他的马让给母亲骑。那排长姓王,是位和气而服从的好军人。他把马牵了过来,母亲一看那又高又大,直甩头,鼻子里...

 ※ 《我的故事》十一、大风坳 (琼瑶,2012-3-28,864)

后来,我们开始翻越“大风坳”!大风坳是一个山的名字,这名字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极深刻、极惨痛的印象。那时候,我们已在湖南边境,正朝向广西进军,虽然有好几条大路可去,但路途遥远,并且日军又节节进逼,情况十分危急。曾连长细...


 ※ 《我的故事》十二、弟弟失踪了 (琼瑶,2012-3-28,911)

第二天,又开始行军。曾连长的部队不是作战部队,而是辎重部队,沉重的装备,不足的人力,在人疲马乏的情形下,行走那些崎岖的小路,仍是十分艰苦。那天的目的地是广西边境的一个大城东安,但走到东安前的一个小镇,那小镇有个奇怪的...

 ※ 《我的故事》十三、投河 (琼瑶,2012-3-28,931)

我不知道我们在东安城里站了多久。只知道,最后,我父母终于开始走动了。他们牵着我的手,一边一个,很机械化的,很下意识的,很安静的向城外走去,没有人说一句话。我从马背上摔下时,把鞋子也滑掉了。跟着父母走出东安城,在那种慑...

 ※ 《我的故事》十四、老县长 (琼瑶,2012-3-28,1212)

一家五口,现在只剩下三个人。我喉咙中始终哽着,不敢哭,只怕一哭,父母又会去“死”。以往,我们的旅程中虽然充满了惊险,也曾在千钧一发的当儿,逃过了劫难。但是,总是全家团圆在一块儿,有那种“生死与共”的心情。现在,失去了...

 ※ 《我的故事》十一、小庆 (琼瑶,2012-3-28,896)

我的儿子,乳名叫做“小庆”。小庆在婴儿时期,非常爱哭。白天哭,晚上哭,夜里也哭。我初当母亲,常被他哭得心慌意乱。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一切正常,哭是“运动”。但是,小庆“运动”的时间非常混乱,不管是夜深还是清晨,他爱...

 ※ 《我的故事》十五、难民火车 (琼瑶,2012-3-28,817)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抗战时期的“难民火车”?我不知道坐过那火车的人能不能忘记那种经验?我们离开那小乡镇后,翻过了一座荒山,就第一次看到了去桂林的难民火车!初听汽笛的狂鸣,初次看到那么多的人,车厢里,车厢顶上,车厢下面...

 ※ 《我的故事》十六、弟弟找到了 (琼瑶,2012-3-28,1008)

桂林!桂林!桂林!我想,父母和我,都从未这样发疯股的狂奔过,我们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跑得无法呼吸时才停止,休息一两分钟,又再度狂跑,这样,我们一直跑了好几小时。那难民火车,始终没有开上来。从早上跑到中午,我们终于到了桂...


 ※ 《我的故事》十七、别了!曾连长! (琼瑶,2012-3-28,723)

在桂林城中,和弟弟们重逢之后,我记得,我们并没有停留多久。因为战火的蔓延,桂林城中,早已重兵驻扎,而日军环伺左右,桂林城早晚要成为一个战场,绝不是个可以停留的地方。那两天,父母亲和曾连长有谈不完的话,我和弟弟们都三跪...

 ※ 《我的故事》十八、打摆子 (琼瑶,2012-3-28,1157)

我们沿途的食物和住宿,都是依赖身边仅有的一点盘缠。和曾连长分手时,曾连长又坚持送了我们一点钱。靠这有限的一点资金,我们流亡到了贵州的融县时,终于分文不名了。融县(不知是否如此写法,记忆已经模糊)是个相当大的县镇,当时...

 ※ 《我的故事》十九、融河二十日 (琼瑶,2012-3-28,887)

我们坐的小船,正像国画中老渔翁垂钓江边的那种小船,细细长长的,中间有一个半圆的篷,是用竹片编成的,篷的两头是船头和船尾,篷下便是“船舱”。在图画中,这种船是很诗情画意的,但你必须乘坐这种小船,挨过二十天的激流逆行,就...

 ※ 《我的故事》二十、糍粑与红薯 (琼瑶,2012-3-28,524)

贵州当地人最常吃的一种食物是糍粑,用糯米磨粉做糕,油煎而成。另一种比糍粑更廉价,而足可果腹的食物是红薯,那时候天气太冷,两手拿着蒸得软软热热的红薯,边走边吃也真是乱世中的一大享受呢!我父母一商议,卖这两种“价廉物美”...

 ※ 《我的故事》二十一、瞿伯伯 (琼瑶,2012-3-28,704)

然后,我们认识了瞿伯伯。在我们这一路的流亡生涯中,真认识了不少奇异的人物,像曾连长,像老县长,像萧先生……现在,我们又认识了瞿伯伯。瞿伯伯是个“人物”!瞿伯伯原是广西大学的一位职员,大约四十岁左右,带着太太和三个女儿...

 ※ 《我的故事》二十二、捡柴 (琼瑶,2012-3-28,540)

碗盘都摔碎之后,对父亲而言,倒是减轻了一项大负担,他不需要再挑担了。我们把行李化整为零,每人——包括我,背上背一个小包袱,其余的剩下东西,扎一个大包裹,挂在父亲的脖子上。(父亲的背上,常常要背我小弟弟,所以只好挂在脖...


 ※ 《我的故事》二十三、一个猪头大家啃 (琼瑶,2012-3-28,454)

捡柴是孩子们的事,找食物可是大人们的工作,事实上,兵荒马乱的时候,这可真是难如登天的工作,我父亲和瞿伯伯总是分头去找,找到什么吃什么。记得有一个晚上,我们到了一个十分荒凉的小村,大部分人家已弃屋他去,留下两、三户人家...

 ※ 《我的故事》二十四、强盗与县长 (琼瑶,2012-3-28,933)

我们在贵州的流浪生涯中,一直有瞿伯伯作伴,使我们此行中,多了许多乐趣。在这段行程里,偶尔我们也会搭上一辆木炭汽车,我前面所记载,我曾摔下车子把鼻子上摔了一个大伤口,就在贵州境内。“现在回想,我居然没有摔死,可能和瞿伯...

 ※ 《我的故事》二十五、《红薯熟了!》 (琼瑶,2012-3-28,704)

好戏开锣了!“舞台”在一条街口搭起来了,我不知道舞台是怎么搭起来的,也许本来就有这么一个舞台,抗战时代的后方,话剧是人人入迷的娱乐。男主角是我爸爸,女主角是我妈妈。瞿伯伯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他是制作人、前台经理、后台...

 ※ 《我的故事》二十六、抗战胜利了! (琼瑶,2012-3-28,917)

在“剑河”停留的一段日子,大概是我们流亡以来,最平静的日子了。母亲在这段日子中学会了做鞋子,我们三个孩子都有新鞋子穿了。父亲呢,他依旧忙忙碌碌的,有天,从邻居家抱回一个大牛角,原来他拜了个金石师父,学起刻图章来了。父...

 ※ 《我的故事》二十七、泸南中学 (琼瑶,2012-3-28,1138)

我们一家人终于到达四川,抵达重庆。在万民腾欢中,迎接着胜利。但是,经过这样一年的长途跋涉,我们一家五口,除了身上穿的破衣服以外,真是一无所有,狼狈极了。幸好,重庆有我母亲的堂兄堂妹,我前面就写过,袁家是个大家族。这时...

 ※ 《我的故事》二十八、在上海 (琼瑶,2012-3-28,1376)

从四川的乡间,到十里洋场的上海,这两个地方,实在有太多太多的差距。我初到上海,看到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看到满街穿梭不停的车水马龙,简直看得眼花缭乱。童年的我,从成都,到湖南,经广西,越贵州,回四川,再来上海,我真走了...


 ※ 《我的故事》二十九、再度回乡 (琼瑶,2012-3-28,1161)

在衡阳市,我们和祖父重聚了。四个孩子,一排跪下,给祖父磕头。小妹妹还小,不会磕头,母亲扶着她跪下,扶着她磕下头去。上次和祖父离别时,小妹尚未出世,现在,小妹已牙牙学语。祖父拉起了我们,一个个轮流看过去,最后,伸手抱起...

 ※ 《我的故事》三十、初抵台湾 (琼瑶,2012-3-28,860)

一九四九年夏天,我们一家六口,在几经波折之后,终于来到台湾。(我们在广州,曾经滞留了两个月之久,因为我们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了扒手,把我们的入台证和旅费全部扒走了。父亲在大街小巷中贴启事,呼吁那位“扒手贵人”把证件还给我...

 ※ 《我的故事》一、少年“尝尽”愁滋味 (琼瑶,2012-3-28,1833)

我的少年时期,是我回忆中,最不愿意去面对的一段日子。每次提起这段岁月,我都有“欲说还休,欲说还休”的感慨。现在,为了让这本书中有个“真实”的我,我试着来回忆那个时期的我!那个时期的我,真是非常忧郁而不快乐的。生活是安...

 ※ 《我的故事》二、绝望的“初恋” (琼瑶,2012-3-28,1401)

我十八岁到十九岁这一年,在台北第二女中念高三。我的家庭情况,有了一些变化。父亲教了一辈子的书,此时终于教出一片美好的晴空。他的学生崇拜他,热爱他。他定期在大礼堂演讲,听讲的人挤破了大礼堂的玻璃门,每次都座无虚席。而且...

 ※ 《我的故事》三、落榜 (琼瑶,2012-3-28,663)

我落榜了!所有的希望,所有的计划,所有的一切,都随着落榜变成了一无所有。足足有三天,我躺在床上,拒绝下床,拒绝吃饭,拒绝见同学,拒绝父母的安慰,我拒绝一切,只想死掉,只想马上死掉,把这一切的痛楚和失望,统统结束。母亲...

 ※ 《我的故事》四、无法死别,毕竟生离 (琼瑶,2012-3-28,855)

我总觉得人类是很脆弱的动物,别的动物都有皮、毛、角或鳞、甲、壳……的保护,只有人没有,一层薄薄的皮肤裹着血肉之躯,实在是单薄极了。但是,人的生命力却那么强韧!千方百计想死,这个死亡之门,我硬是挤不进去。生命真奇怪,自...


55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2页  36篇文章/页 转到:
 
最新推荐文章
 ※ 琼瑶[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