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名家[专题]陶渊明
文章数:91 浏览:4930 今日:3  发布简历 推荐名家 内容纠错 机构合作
百度分享
陶渊明专辑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陶渊明的史传文章专辑。提供陶渊明的人物传记、趣事逸闻、生平简介、档案信息等文章和史料。
 ※ 陶渊明身世思想之谜 (王定璋,2012-3-27,1064)

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个为人独特、个性鲜明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在他那并不算很长的六十余年的生涯中,正是中国南北对峙,战乱此起彼伏,社会动荡不宁,改朝换代非常频繁的年代。其时阶级对立尖锐,民族战争激烈,人民生活异常困苦,...

 ※ 陶渊明究竟出生于哪一年? (王定璋,2012-3-27,5242)

晋宋之际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以其崇高的人格和超迈时流的文学创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关于他的生平资料是很匮乏的,因而,象陶渊明出身年代这样十分重要的问题也一直没有搞清楚,众说...

 ※ 陶渊明是陶侃的什么人? (王定璋,2012-3-27,3367)

陶渊明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初为人父,这在封建时代是颇为看重的大事。于是他在《命子》诗的开头就说:“悠悠我租,爱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陶渊明摆出了夏代的...

 ※ 陶渊明的思想主要倾向是什么? (王定璋,2012-3-27,1954)

魏晋时期,不仅社会动荡,而且哲学思想也很活跃。传统的儒家思想已经不能象两汉时代那样占有独尊的地位,佛家思想和老庄学说的地位和影响日趋突出。随之而来的是玄学的盛行和清谈之风的泛滥,以及佛教的广泛传播,佛寺的增多。老庄...

 ※ 应当如何评价陶渊明“不洁去就之迹”? (王定璋,2012-3-27,2656)

陶渊明的品行为人和文学创作在晋宋之际都是独标一格,不同凡响的。套用他的诗句则是“卓然见高枝”。沈约为什么要说他年青的时候有“不洁去就之迹”呢?这实际上是指他在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做过当时任江州、荆州二刺史...

 ※ 陶渊明为什么自称“五柳先生”? (王定璋,2012-3-27,6503)

陶渊明是一个不同于流俗的作家,当人们侈谈名理,清高隐逸,以不染世务为崇尚时,他却守拙归隐,去参加田园劳动。而当骈偶之风弥漫于文坛之际,他却以纯然散缓单行冲淡的文句来传达出孤标傲世,旷达情真的怀抱。《五柳先生传》是一...


隐逸之风,由来已久,几乎与人类社会同步出现,巢父、许由可以称为鼻祖。隐逸现象,实际上是不同政治见解、志趣、爱好与处世态度在政治上的表现形式,究其实质而言,它反映了不同社会阶段,不同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各阶层的矛盾与冲...

 ※ 陶渊明是东晋的遗民吗? (王定璋,2012-3-27,1263)

自从沈约把陶渊明归隐不仕说成是“耻复屈身后代”之后,陶渊明逐渐被后人打扮成了晋室的“忠臣”、“孝子”和“遗民”形象。萧统《陶渊明传》、《莲社高贤传》和《南史。隐逸传》都沿袭沈约之说,愈到后来,这种影响就愈加深广。唐...

 ※ “好读书,不求甚解”,应当如何理解? (王定璋,2012-3-27,1777)

陶渊明的一生可以说是贫困潦倒的一生,孜孜以求的一生,好学不倦的一生,饮酒不节的一生。我们从他的诗文和与之交往的故旧亲明对他的反映、评价中不难认识到他学识的渊博,见解的精深和读书方法的独到与科学。应当怎样理解他说的“...

 ※ 陶渊明主要读些什么书? (王定璋,2012-3-27,1647)

“异书”是指什么?作为诗人和作家的陶渊明,他不仅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敏锐的观察生活、剖析人生的犀利眼光,而且,还从传统文化与前人的智慧结晶——书本中汲取了广泛的知识与营养,因而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丰厚的生活基础与...

 ※ 陶渊明的性格和兴趣有些什么特征? (王定璋,2012-3-27,7930)

在历代关于陶渊明的研究中,大多侧重于他的为人行事和诗文创作,这应当说把握住了重点,但是,对于他的性格和爱好,虽然有所触及,但却较为零星和分散。我们不妨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作一梳理,以便勾勒其轮廓。在陶渊明诗文中,确实...

 ※ 陶渊明为什么要出来做官? (王定璋,2012-3-27,3622)

就陶渊明的本性和个人的追求来说,他确实是不慕荣利和忘怀得失的;也是由衷地酷受自然山水,向往田园生活的。可是,他是一个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是从祖祖辈辈就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他那热爱学习,性喜读书的习惯几...


陶渊明步入仕途,当然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也是为了谋生养家的双重考虑。但是做了不久的祭酒官之后,很快就归田了。萧统《陶渊明传》说:“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根据萧统的说法是陶...

 ※ 陶渊明靠什么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王定璋,2012-3-27,1720)

陶渊明于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十一月辞去彭泽县令之后,虽然也曾受到过征辟,但是,一直隐居在家,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了。直到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辞世为止,躬耕田园达23年之久,约占他一生的时光中1/3强...

 ※ 陶渊明隐居之后的生活如何? (王定璋,2012-3-27,1586)

怎样认识他在诗文中描绘的贫困生活?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完全断绝了与东晋政权的直接联系与经济往来。这对于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而言,失去了从政为官的机会如果祖上有丰厚的家业,那完全可以靠田产庄园的出产过着优裕舒适的生活。...

 ※ 陶渊明亲自参加过体力劳动吗? (王定璋,2012-3-27,1462)

陶渊明虽然是东晋大臣陶侃的曾孙,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地方官吏,但是他却是生于农村,长于田园。近人古直对此作过些考证,他的结论是:“先生里居,旧说多不能僚,余尝攻之。先生盖少长栗里,迁居上京,再迁南村终焉”。(《陶靖...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意思? (王定璋,2012-3-27,4482)

对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向督邮低头的事情有两种理解。一般人认为,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职位低微,俸禄很少。“五斗米”是官俸,所谓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然是说他不能为了异常微薄的收入,竟然向来县检视的督邮束带盛服,...

魏晋清谈是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一种反映,它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的社会崇尚和时代风貌。《文选。晋纪总论》对当时的清谈崇玄之风及其影响有简要的概括:“朝寡纯德之士,乡乏不二之老。风俗淫僻,耻尚失所。...


 ※ 陶渊明为什么那样酷嗜酒? (王定璋,2012-3-27,1242)

在陶渊明的传世诗文作品中,的确有不少的作品言及酒或者专咏饮酒的。但是,是否真的就是“篇篇有酒”?这是需要作一番考辨的。据粗略统计,并非如此,在陶渊明的142篇诗文中,凡是说到饮酒,或者与酒有关的作品共有56篇之多,...

 ※ 陶渊明交友审美之谜 (王定璋,2012-3-27,770)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的陶渊明,他的第一爱好,不消说是文学创作了。他留下的那些思想深邃,艺术魅力独具的诗文一直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就是明证。此外,他最喜欢读书,用他的话来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

 ※ “蓄无弦琴一张”是什么意思? (王定璋,2012-3-27,2118)

在他诸多的爱好中,最值得注意是他对音乐的入迷,并且具有较高的素养。他自称“少学琴书”(《与子俨等疏》),把琴与书置于并重的地位,而且屡见于他的诗文中,如“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簿》),“弱龄寄事外,委怀...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的诗坛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诗杂仙道之气,多放逸旷达之词的玄言诗占统治地位,道仙气浓,远离尘世;一是词彩浓艳,雕缋满眼的华丽文风。就是山水诗开始闯入诗歌园地的晋宋之际,陶渊明的淳厚淡泊的田园诗歌也显示...

 ※ 陶渊明对生死问题是怎样认识的? (王定璋,2012-3-27,859)

自人类跨入文明社会以来,寿夭生死等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人们。生和死也就成为古今中外思想家、社会学家异常关注而又探讨不倦的重要命题。而每当社会动荡,祸福无恒的战争年代,人们对生死寿夭问题的注意尤其突出。儒家执著于现实世界...

 ※ 陶渊明与白莲社的关系如何? (王定璋,2012-3-27,1057)

庐山东林寺著名高僧慧远,是一个学识渊博,见解精深,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根底札实又对佛家经典熟稔的学者型僧人。他在庐山讲经布道时很能吸引一些学者和诗人听其讲解,“寻阳三隐”是当时著名高士,刘遗民、周续之已经成为白莲社的成...


一个人的一生,不管他是性格开朗还是内向孤僻;是擅长辞令还是沉默寡言;不喜交友还是善于交际,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和一些人过从往来,发生联系,所不同的只是交友的广泛与否,情谊的深浅亲疏差别而已。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绝不可能...

陶渊明虽然只活了63岁、却经历了三个朝代,其间有十个皇帝,目击了由晋到宋的改朝换代,见惯了杀伐征战、篡位弑夺。他少年时代“壮且厉”的情怀,大济苍生的抱负,有志待聘的企盼都在门阀士族秉政、腐朽黑暗政治的严峻现实里沦为...

 ※ 为什么《诗品》只把陶渊明列为“中品”? (王定璋,2012-3-27,8973)

陶渊明的诗歌和他自己一样,在那个时代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首先是晋宋之际是重门阀、轻才华;重身世,轻实际的社会风气在文学批评界的折光。虽然钟嵘在评论诗人时看重的是其人及其作品,把人品和作品结合得很紧...

 ※ 为什么说陶渊明开辟了田园诗歌的新天地? (王定璋,2012-3-27,1719)

在陶渊明的120多首诗歌中,如果按照诗歌的内容为依据,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政治诗、咏怀诗、哲理诗和田园诗四类。那些描写田园景色,农事耕作及相关的内容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30多首,约占其作品的比重1/4稍强,这是一个不容...

 ※ 陶渊明怎样对待子女教育? (王定璋,2012-3-27,1845)

我们从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中知道他有五个儿子,这就是:俨、俟、份、佚、修。陶渊明在29岁时写过一首《命子》诗,是他初为人父时写的为自己儿子的命名的作品,诗歌通过列数陶家列祖列宗的悠久历史和和显赫业绩,赞扬了陶门家...

 ※ 陶渊明诗文意蕴之谜 (王定璋,2012-3-27,496)

陶渊明的曲折而坎坷的一生中,仕途蹭蹬失意,生活也充满着贫困与艰辛。他五次从政又五次去职,虽然他并没有因为仕途的挫折而丧失了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却在一次次的仕途坎坷潦倒的磨难中逐渐减却了政治热情。综观其一生历官,不过...


 ※ 《荣木》是一首什么性质的诗歌? (王定璋,2012-3-27,1199)

荣木是一种蔬类草本植物,也就是木槿。夏季开花,花期非常短促,早晨开花,傍晚也就凋谢了。陶渊明以《荣木》作为诗题,正是取象于此,寄托了他对时光易逝,岁月蹉跎的自警与自励: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把握时机,努力奋发去实现其政...

 ※ 《停云》仅仅是思念亲友之作吗? (王定璋,2012-3-27,945)

《停云》诗与《荣木》诗都是陶渊明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辞去桓玄的官职隐居家园时的作品。这时,正是刘裕兴兵讨伐桓玄的战争尚未结束之际,虽然这首诗中并没有对这场战争作正面描绘,诗人也一再声称诗歌的主旨在于思念与亲友...

 ※ 《旧园田居》五首的基调是什么? (王定璋,2012-3-27,1916)

《归园田居》诗五首是陶渊明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所作的组诗。这是诗人刚从彭泽县令任上挂冠归田的第二年。在陶渊明的三十来首田园诗中,这是一组最能体现其思想旨趣、田园风光和审美追求的典型作品。《归园田居》五首是直抒...

 ※ 陶渊明的旧居到底有哪些地方? (王定璋,2012-3-27,1682)

陶渊明的出生之地是江西浔阳柴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居住之地并非一处,而是有所变迁。古直在《陶靖节年谱》中说:“先生里居,旧说多不能■,余尝攻之。先生盖少长栗里,迁居上京,再迁南村终焉。”朱自清则说:“渊明始居...

对陶渊明的十二首《杂诗》,前人多以类相从,把它们汇集在一起编在第四卷中。王瑶先生在为《陶渊明集》整理注释时,在前人的基础上钩稽有关资料,参之己见,对陶渊明的诗文作品作了系年考证,尽管还有一些作品的编年依据不够充分,...

陶渊明的这两首诗是给他的友人郭主簿赠诗的和作。郭主簿是陶渊明的好友,具体生平事迹已无法详考了。这两首大约作于晋安帝元兴元、二年间(402—403)。这时陶渊明因为母亲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去世而辞去桓玄幕府职事...


91 篇文章  首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页  36篇文章/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