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察洛夫的一生 母亲河的哺育 壮美的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哺育着许多古老的城镇。在大萨拉托夫与莫斯科交界处有个著名的小城西姆比尔斯克,那儿是伏尔加河流经之处,形成雏谷状的陡峭的河岸。悬崖上有一所大型的二层石...
写作——是一种使命 伊凡长大了,进了伏尔加河对岸不远的一所私人寄宿学校,在科学和语言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校的创办人是著名十二月党人符·伊瓦雪夫的姊妹霍万斯卡娅公嚼夫人,她聘请的教师中不乏具有启蒙思想的睿智...
我进入世界并环顾 彼得堡确实赐予了冈察洛夫实现自己使命的希望。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担任公职,在外贸部当个翻译,忍受为得到一块面包而去应酬的苦差事。可是,他依然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因为外贸部的工作并不过于繁忙,...
行进在现实主义的先进潮流中 对于自己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感情,冈察洛夫是并不满意的。也是由于这个缘故,他把这类诗移植到他日后的长篇小说《平凡的故事》之中,作为多愁善感、脱离生活的小阿杜耶夫少爷的得意“杰作...
作一个“远征的荷马” 一八五二年秋,彼得堡传出了冈察洛夫乘坐俄国战舰巴拉达号作环球航行的消息。人们对这位性格恬静的作家去从事这一不寻常的冒险活动感到惊奇。冈察洛夫在少年时代,他的教父特列古波夫给他讲了很多关于...
耕耘在“自己的土壤”上 自五十年代末期起,冈察洛夫更是常常处在内心的不平静中,其中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因素。一八五五年旅行归来之后,作家即着手完成他那部曾经带着它的提纲去环游世界的巨作《奥勃洛摩夫》。这部...
代表作品介绍 《平凡的故事》 冈察洛夫的《平凡的故事》(1847),正如题目所说,确实,故事是再平凡不过了。可是,小说一问世,就引起社会上的普遍兴趣。这位默默无闻的青年作家的第一部小说,一时成为俄国批评...
《奥勃洛摩夫》 《奥勃洛摩夫》的出版是农奴制改革前夕的一件大事。自从它的一个片断《奥勃洛摩夫的梦》在一八四九年发表后,人们早就翘首盼望着这部出类拔萃的长篇小说问世了。待至十年后全文出版时,却并不像与它同时发表...
《悬崖》 冈察洛夫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悬崖》几乎是作家奉献了整个一生的作品。自四十年代末从家乡的伏尔加河上获得灵感开始,一直到成书的六十年代末,在这二十年里随着作家思想上的变化,小说的构思也屡有更动。由于对自...
结束语 列宁指出:六十年代农奴制改革前后,“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结为同反农奴制及其残余进行的斗争。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矛盾,当时还只在萌芽状态中”。冈察洛夫就是属于这个发生重大社会变化的过渡时期的一代人。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