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杜牧,人称“小杜”。诗写得出色自不必说;却又风流倜傥,一生泡妞无数;日子过得香艳自不在话下,却又发生了好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让他这一生多少也有了些传...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
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
鱼玄机 一、相思相忆空吟 唐朝咸通九年(868),长安咸宜观女道士鱼玄机杀死婢女绿翘一案,惹得京城上上下下议论不休。与鱼玄机差不多同时代的皇甫枚在其《三水小牍》...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中国女性文人中最为熠熠发光的星 李清照,是个命运不济的才女。她的这句诗,几乎像谶语一样,昭示了她不幸的一生。试想,一朵飘零的落花,跌进...
黄燮清是著名的《倚晴楼七种曲》的作者,在清朝中后期剧作家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吴梅评论说:'韵珊诸作,《帝女花》《桃溪雪》为佳,《茂陵弦》次之,《居官鉴》最下。此...
在长沙的岳麓书院门口,挂有一副令湖南人感觉很爽的楹联,叫做“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这八个字,口气之大,底气之足,常为湘人自豪地提及。如果就晚清咸同以来的湖南而...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群体中,因为顾、黄、王的名头实在太响,以至其他许多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被研究者忽略,譬如傅山就是这样一个人。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初名鼎臣,改名山,原字青竹,后改青主,山西...
居晚清四大小说家之首的李伯元,不是梁启超那样的时代巨子,而是处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小人物;他的人生价值,在于作为一名职业报人和职业小说家的成功事业和开创一代风气的...
李渔以善写戏剧、小说闻名于世。但如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位生于300多年前的文学家还是一个勇于打击盗版的书店老板和出版商。在此之前,中国的出版业被认为是“光赔不赚”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即是不良书商的疯狂盗印。那么当年李...
说起明末清初大戏曲家李渔,估计没几个人会知道,但他的著作会让很多人“恍然大悟”,那就是《肉蒲团》。 李渔今年正好四百岁,《肉蒲团》正是他四百年前的畅销书。今年香港上映3D电影《肉蒲团》,因尺度过大没能进入内地,一...
生于1611年的明末清初大戏剧家李渔,今年正好迎来他的四百年诞辰。李渔能编能写能演能闯,他既是那个时代的畅销书作家,创作了大量风靡一时的戏剧,又亲任班主,招募演员、组织了面向市场的戏班,带着演出队四处演出。他还根据...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早年投笔从戎,屡建奇功,中年出任封疆大吏,推动洋务运动,晚年入值中枢,主持外交,活跃在晚清政坛上长达40年之久,超过了清朝立国以来任何一位首辅人物。但李鸿章一生虽有宠于朝廷,却有愧...
严子陵垂钓富春江,是政治垂钓的第三个重要历史图景。富春江景色秀丽。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展现的画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涛在华人圈内堪称家喻户晓,然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李白的千古伤心之词。1000多年来的误读,使这几句本来明白无误的句子被带上了迷途。在月亮的影子里,李白低下了高傲的...
壹 每次看到宋之问,我总在想,生在大唐、舞文弄墨,对宋之问来说到底是幸事还是悲哀?大唐因诗闻名,被后世誉为“诗唐”。诗人是大唐帝国的骄子,做一个诗人,特别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是那个年代的最好选择。但对宋之问来说...
天下万事,哪有一碗水端平的?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没什么不同,照样钩心斗角,厚此薄彼。世人津津乐道的千秋功业,像一件怪诞的马甲,张三套上,满堂彩;李四一穿,就不招人待见。例如,“远嫁和亲”这种事儿,王昭君就名满天下;而早...
从仁宗时代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到徽钦二帝的“靖康耻,犹未雪”,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花了短短100年时间。而这份亡国的罪状书,很久以来,都由王安石一个人背负了。直到近代,对王安石的评价才有了一百八十...
辽是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在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年)创建,到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为金所灭。辽以武立国,文学方面向来乏善可陈,又因辽主禁止彼国文字流入中原,所以辽国文学作品在当时很少流传。但是,萧观音是一个例外,...
1、耿直的苏轼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在中国文化史上,才华横溢的名士居多,可集诸艺于一身者却寥若星辰。苏东坡是罕有的全才,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独树一帜,自...
21、《定风波》的不动心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天,苏轼与朋友到黄州沙湖路上,天上忽然下起雨来。同行朋友,一时躲的躲,避的避,非常狼狈。而苏轼却全然不觉,任运自然。不久雨过天晴,他随即吟成《定风波》词一首,曰...
一 唐文宗太和元年(公元827年)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汴河里的浮冰,犹如凋落的梅花瓣儿,一片片漂在水面上,随着水流,悠悠地漂向远方。一个身着白色粗麻布长袍,头戴方巾软帽的少年,伫立在河岸上,痴痴地凝视着那梅...
一 住进刺史府已经月余。堂叔住在客房,侄儿李商隐住在翠竹园,平日没有相见机会,堂叔心中甚为不快。令狐府上连温钟馗这等专事花词淫语的浪荡子都收留,侄儿商隐年纪尚小和国成立历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
一 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十七岁的李商隐在令狐楚的帮助下,终于赢得乡曲推荐,取得乡贡资格。但是,在就要赴京应试时,突然接到家乡来信,说堂叔病危,要他速归。令狐楚在惜贤堂看着满脸忧伤的李商隐,安慰道:...
一 令狐楚闻听湘叔把李商隐带来,甚是高兴,当即在议事厅接见,拉着他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摇摇头道:“两年啦。知道,知道,家门不幸。唉!”看见商隐欲泪,他也两眼发涩,连忙道,“来郓城就好。湘叔,今晚我要把商隐介绍...
一 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三月,李商隐赴京应试,果然如节度副使所言,未能中第。他没有回郓城幕府,而是回到家中,一病不起,整天昏昏沉沉,不思饮食。这可吓坏了老母亲,请来东都洛阳城内的名医高手,诊脉之后,全摇...
一 太和七年(公元833年)七月,华州天像下火,把草烤得卷弯了腰,把树烤得叶落纷纷,把庄稼烤得枯死在地里。逃难的百姓,扶老携幼,步履维艰地向陕南商洛地区缓缓移去。给事中崔戎被任命为华州刺史,已经上任十...
一 李商隐自表叔去世后,从兖州回到家乡荥阳,身体仍然不好,病在床上。老母亲和弟弟羲叟也从洛阳来荥阳老宅,照料商隐。直到入冬,湘叔带着恩师亲笔信,叫他赴京,准备明年应试,身体才略略好转。湘叔看着商隐贫困潦倒...
一 李商隐住进西玉阳山清都观客房,已经三个月,身体依然不好,似睡非睡,昏昏沉沉,躺在床上。早在一百多年前,睿宗皇上的第九女昌隆公主来玉阳山修道,在东西对峙的两座山峰上,各建一座道观,东玉阳山叫灵都观研究方法...
一 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太阳偏西,李商隐和湘叔从春明门,进得京都长安,立刻被京都惶惶不宁的百姓所包围。他甚感惊诧。街头刮着秋风,秋风卷着黄色尘土,许多百姓站在黄色尘土中,低声议论着什么,...
一 几天来,李商隐一直在思索甘露之变的是是非非,想着恩师含泪而讲的话。一个老忠臣,为李氏王朝效忠一辈子,临到晚年,看到朝政日非,阉竖揽权霸政恶、欲。性之上品生而为善,中品可引导入善入恶,下品生,那比挖他的心...
一 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一入正月,京城大街小巷一派洋洋喜气,从全国各地赶赴京都应试的学子们络绎不绝。他们先到崇仁坊,找店住下,因为这里与尚书省的选院考场最近。崇仁坊住满,就得到亲仁坊了,它离考场要远一些。...
一 秋风又吹时节,令狐公从兴元派人带来一匹快马,到洛阳来接李商隐。原来他想路过长安停住几日,找畏之年兄问问王家七小姐近况,请他转告自己没能去泾源的原因。另外还想询问吏部释褐试的情况。及第进士后,还需要经过吏部释褐...
一 李商隐到泾源受到王家特殊欢迎,全家喜气洋洋。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这速度之快,在王家七个姑娘出嫁中,可推之为最。又是在娘家结婚,如同招赘,亦...
一 开成三年(公元838年)十一月,长安飘着鹅毛大雪。李商隐骑着泾源幕府快马,风尘仆仆地进得京城,来到令狐恩师家。他是来参加恩师的周年忌日活动,另外还要备考明年吏部的释褐试。湘叔在门口迎接他。湘叔白...
一 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十月,李商隐病体初愈,母丧三年届满,应当赴京复官,这给他带来了一丝希望。因为没有去郑州,先给十二叔写了封告罪信,说明了缘故。然后,他携夫人王氏急匆匆从洛阳回到永乐,收拾行装...
一 眼见希望令狐綯荐引破灭,李商隐只好凭藉自己的才学,再次参加吏部考试,意外地被录取,授周至县尉。这是个九品下阶的小官。十年前,他二十八岁曾任弘农县尉;十年后,又出任周至县尉,好像历史跟他开了个玩笑。况且,...
一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残春时节,李商隐离开徐州,回到东都洛阳,携眷属再度回到长安,仍然居住在樊南旧居。李商隐此时已经四十岁,诗名很高,但政治上却一筹莫展,毫无建树,经济上更加潦倒穷愁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
一 王氏自搬进开化坊令狐府,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老夫人请来京都名医,开了不少药,依然不见疗效。李商隐很着急。老夫人也替商隐着急,天天过来探望王氏的病情。那日,老夫人由锦瑟搀扶着,送来一棵老人参。...
一 十月,柳仲郢从蜀派人送来哀悼问候书信,又送钱三十五万,催李商隐起程赴蜀。柳府主也是一番好意,尽快离开使他睹物怀人的哀痛之地,换个环境,对他精神和身体都有好处。李商隐接受劝导,决定起身入川。老...
一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柳仲郢被罢诸道盐铁转运使,改任以兵部侍郎充诸道盐铁使。李商隐身体大有好转,被起用为盐铁推官。中、晚唐朝廷开支浩大,盐铁是朝廷浩大开支的重要来源,所以常常派遣精明能干的官员充任...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河南省沁阳),从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河南省荥阳)。他主要生活在晚唐文、武、宣三朝这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没落时期。他曾不无自豪地宣称“...
晚唐诗人李商隐,一生坎坷而短促,四处入幕,一直郁沉下僚,仰人鼻息;夫妻恩爱又不长久,结婚仅十几年,妻子就撒手人寰,留给他无限的思念与悲痛。可以说,李商隐的人生是相当失败的。但是,他以高超的诗歌艺术手法,表现了丰富的个...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故去,剩下李清照孤身一人漂泊在世间。赵明诚遗留下来的金石文物,李清照该如何处置?面对时局动荡的岁月,一位年届天命的孤独女人该怎样生活?赵明诚故去之时,李清照46岁。有...
一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这首传颂千古的《石灰吟》出自有明一代铁骨铮铮的名臣于谦之手。可是这位“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民族英雄,虽将青白留在了人间,却不经意间...
韩愈文章写得好,有“杜诗韩笔”一说·诗歌也自成一派,人称“韩文公”,他头脑清醒,有政治眼光,大力排佛,又因为他反对军阀割据,官也做得大,人称“韩吏部”(韩愈曾为吏部侍郎)。在唐代文人中,韩愈确实算得上综合素质高、发展...
英雄面对死亡也会有怯懦。电影《勇敢的心》中,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临刑前高呼“自由”,但是在临刑离开囚室前,他却对上帝祈祷,希望获得勇气,以抵抗面临死亡的恐惧。中华民族的英雄文天祥,在留给历史合生取义的宏大英雄气...
嵇康人中龙,义不可当世。视彼盗国贼,伎俩如儿戏。时辞荡汤武,千载有生气。临命索琴弹,聊示不屈意。——(明)杜浚 在中国千百年来名士风流的佳话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