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名家外国名家[专题]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第十一章 苦役流放志不屈

收录:2012-3-29  作者:罗永年 郭锷权  来源:《车尔尼雪夫斯基》  点击:1157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1. 漫漫流放路

官司一拖再拖,不放不判实在说不过去了。官方最后根据那些假证据作出如下的判决:

“解职的九品文官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现年35岁,图谋颠覆现行制度,计划暴动,起草煽动性宣言《告农民的同情者向贵族统治下的农民致敬书》,并大量印行传播。据此,着即剥夺一切权利,流放矿山服苦役14年,然后永远谪居西伯利亚。”

判决书呈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示下来是:

“照此办理,惟苦役期限减半。”

1864年5月19日,从梅特宁广场押送回彼得保罗要塞后,等待着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将是一场生离死别。

他的妻子奥莉佳和大儿子,佩平表弟,捷尔辛斯基,叶利塞耶夫,博可夫和安东诺维奇来到要塞为他送别。

车尔尼雪夫斯基表现得惊人的冷静和镇定。大家没有哭,因为他本人显得很愉快,他们在会见室里作了倾心长谈……

他清楚地知道沙皇政府没有掌握像样的材料,罪证只有粗暴的歪曲和无耻的捏造。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亲人说:

“一开始我有权利说,现在我仍然有权利说,他们要对我提起公诉是没有任何理由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没有放弃希望,他想到了流放地点继续写作,用笔名发表作品,挣些稿费在物质上帮助家庭苦度岁月。在分手的时候他对送行的人说,到了那里他一定写很多很多,寄给《现代人》杂志去发表。如果不能用他的名字发表,就用笔名,或者随便用个名字寄给编辑部。

可是他的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他的作品即使用笔名也不可能在俄国发表,当局不会愚蠢到重蹈小说《怎么办?》的覆辙!

在赴西伯利亚前夕,他把在要塞里写的全部手稿和书籍开列了个清单,请求狱吏把它转交给表弟佩平。然而这一包作品被第三厅扣留,一直到十月革命后才在彼得保罗要塞的档案室里发现。

从彼得堡到苦役地涅尔琴斯克工场,相距数千里。要经过维亚特卡河、佩尔姆、叶卡捷琳堡、秋明和托博尔斯克。车尔尼雪夫斯基面临着艰苦的漫漫流放之路。他的亲友为了减轻他长途跋涉之苦,在规定的日子里把轻便马车和必需品送到了要塞门口。可是当局耍了个花招,提前行动了。5月20日夜晚,由两名宪兵押解,车尔尼雪夫斯基已乘驿站马车转移到托博尔斯克的流放犯管理局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行晓行夜宿,加紧赶路。官方知道车尔尼雪夫拥有不少崇拜者,特别关照押送人员要小心防范。

6月5日到达托博尔斯克,因为有一个星期的停留,把他临时寄押在地方监狱里。那里还羁押有一批波兰起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结识了其中的革命者斯塔赫维奇。

一些波兰人因事到监狱办公室去,回来告诉斯塔赫维奇:

“到办公室去看看吧,您来了个俄国老乡。”

斯塔赫维奇走进监狱办公室,马上认出这个囚徒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他推测,车尔尼雪夫斯基会和波兰人同住政治犯大牢房。可是监狱长出来宣布:按照上峰的指示,车尔尼雪夫斯基必须单独关在秘密囚室。可是监狱长允许斯塔赫维奇有时可以到单人囚室去会见。

《车尔尼雪夫斯基》第十一章 苦役流放志不屈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车尔尼雪夫斯基》第十一章 苦役流放志不屈》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车尔尼雪夫斯基》第十一章 苦役流放志不屈》点赞!
精彩图文
左拉生平与创作简介
左拉生平与创…
儒勒·凡尔纳生平与创作简介
儒勒·凡尔…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与创作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
雨果简介
雨果简介
爱尔兰女作家梅芙宾奇辞世
爱尔兰女作家…
阿赫玛托娃:“俄罗斯的萨福”
阿赫玛托娃:…
文艺名家
热点人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