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名家外国名家[专题]卡夫卡

《卡夫卡传》第七章 最后几年

收录:2012-3-29  作者:马克斯·勃罗德  来源:《卡夫卡传》  点击:3263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但弗兰茨想要活下去,他以我从未在他身上见过的准时性毫不抗拒地遵守医嘱。假如他以前就认识了朵拉。他的生的欲望就会产生得更早,产生得及时并更强烈。这是我的印象。—一这两个人般配极了。朵拉掌握的东方犹太人宗教传统的丰富宝藏是令弗兰茨心醉神迷的不竭源泉;而这位对西方又比的一些伟大之处尚一无所知的年轻姑娘.对这位伟大的老师之爱和尊敬也丝毫不逊色,她同样爱着他梦幻般的、奇特的想象,这些想象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她。他们经常像孩子般地互相逗乐。我还记得,一次他们把自己的手一起浸入同一个脸盆之中,并称之为“我们的家庭浴池”。朵拉对这位病人的关怀备至今人感动.而他一切活力的姗姗来迟的觉醒也令人感动。朵拉告诉我,当契阿斯尼教授(那时已是弗兰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弗兰茨说,他脖子里看上去好一点了的时候,他高兴得哭了。他一再地拥抱她,告诉她,他从来不像现在这样渴望活下去,渴望恢复健康。我愿将此与我们共同的什累申之行(1919年11月)作一番比较,那次火车旅途中有两件事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卡夫卡谈及汉姆孙的《大地的祝福》,他详细地分析,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有时甚至违背作者的意愿)一切恶都来自女人;另外,有一次火车停下时,他以最深的抱怨口气说:“在通往死亡的道路上竟有这么多车站,走得太慢了!”而现在,在死神降!临的时刻,他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希望能活下去。

6月3日,星期二,卡夫卡溘然长逝。尸体置于密封的棺木中运回布拉格,6月11日四点安葬于布拉格——斯特拉斯尼茨的犹太人公墓,墓址的位置很好,在公墓边缘告近一个大门的地方。当我们五点一刻走回吊丧的房子——旧环城路弗兰茨的住处时,我们看见,市府大楼上的大钟停在四点钟的位置,时针始终还指着这个时辰。——弗兰茨的父亲和母亲后来在同一个坟墓中安息。

关于弗兰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绝大部分从罗伯特·克洛普斯托克博士的报道中获悉有关情况并陈述于下。

星期一晚上弗兰茨状态很好,他情绪愉快,对克洛普斯托克从城里带回的一切都表现出欢喜之情,吃着草毒和樱桃,捧着这些水果闻了很久,享受着它们的芬芳。在最后几天中他对一切都是这样以双倍的热情享受着。他希望看别人在他面前喝很多水(还有啤酒),因为他自己做不到。他分享着他人的享受。在最后几天中他谈了许多关于饮料和水果的话。

星期一他还给想要到基尔林来的父亲写了下面这封信——一个自我控制和孩子之爱的文献,可与之相比的只有比如海涅在他的病房里寄给其母亲的信件,为了不引起丝毫不安。信的内容如下:

最亲爱的父母,关于你们有时来信提到要来看我的>

《卡夫卡传》第七章 最后几年 共有9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页次:7/9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文艺名家
热点人物专题